建设工程招投标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2022-07-31 17:51:22

英语原文共 5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2009届智能普适计算与教育国际研讨会

建设工程招投标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刘建兵 李志明 刘建兵 任虹

经济管理学院 建筑管理与房地产院

重庆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重庆,400045 江西,341000

电子邮件:liujb71@yahoo.com.cn 电子邮liujb71@yahoo.com.cn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一种具有严格经济意义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分析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对建设项目招投标机制设计的约束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激励机制是基于投标价格和合约选择型的计划。同时,该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和制约机制,如声誉机制的设计鼓励投标人的经济目标是贴近业主的经济目标,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的概率降低。逐步推进建筑市场体系建设,实现建筑管理和谐发展。

关键词:激励约束机制;招投标;委托代理关系;建设工程

1、引言 建设项目机制在中国建筑工程交易系统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其性质是市场交易的特殊方式,具有公正公正、开放、完整、优化的特点。施工项目投标的全过程是投标人,业主和投标人之间采取的一些对策的过程。不同的利益主体在作出决定时会相互影响,成为施工项目投标过程中的参与者。招标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对建筑市场的预测和考虑,各投标人自行决定投标,确定业主可以接受的投标价,不知道其他对手的策略。招标文件以封闭式和顶级方式交付给业主或代理人,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价格和信息对于每个投标人不完整,当所有招标文件被打开时,所有投标人的信息是已知的确定每个投标人和中标者。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业主通常负责制定建设项目招标机制,潜在投标人选择施工项目招标机制,接受投标机制的参与者制定出策略具有招标机制的限制条件。招标是一种闭门拍卖,实现部分和地方均衡价格,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帕雷托最优可​​以通过招标获得,业主授权施工项目承包商,主要关系由业主和承包商组成。在这种投标交易方式中,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效用功能的目的可能不同,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施工项目的复杂性,不完整性承包商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风险,其结果如下:一方面,低价格使承包商的利益受到严重破坏,导致施工企业发展不足,甚至生存困难。另一方面,成功的投标人做劣质作品,使用劣质材料,移民工人的工资欠款,施工期延长,甚至大量低质量的建筑,这是无可争议的现实因此,发生了大量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从投标制度出发,分析委托代理管理及其在施工项目招标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招标价格和合同选择类型以及声誉的设计方式的激励约束机制。结论如下:一方面确保投标人的价格合理,从而提高代理商的有效性,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鼓励代理人接近客户最佳的最佳目标,双方达成帕雷托最优双赢的局面,最终创造项目管理和谐。

2、建设工程委托代理关系

2.1、建设工程委托代理关系经济学含义及其原因。 建筑市场交易运行的过程,是业主通过招投标以契约、委托等形式要求承包商在限定资源、限定时间条件下,一次性完成某项特定功能和目标的建设任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建设项目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在信息不对称性和契约的不确定性以及存在交易费用,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之间就是严格的委托代理关系。建设工程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主要原因有:信息不对称;工程项目及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存在交易费用;有限理性与个人能力的约束。业主和承包商的目标都追求自身效用函数最大化,承包商的效用目标最大化与业主的效用目标最大化往往不一致,甚至相背离,从而产生损害业主的行为。2.2、建设工程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问题 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问题是代理问题,由于代理人的利益目标与委托人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和不对称信息的影响,代理人的私人信息会影响委托人的利益,而委托人无法发现是由委托人造成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于是就出现了损害委托人利益,或者说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承担信息风险。代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2.2.1、道德风险。

在工程承包中,承包人拥有发包人所没有的关于自己努力程度和资源投入情况的私人信息,具有信息优势。发包人处于劣势,在机会主义动机下,承包人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优势损害发包人的利益,如代理人努力不够、以次充好,这就是发包方所面临的道德风险。2.2.2、逆向选择。

在招投标中,现在的最低合理价评标方法使得实力较差的承包商隐藏部分信息,先以低价争取到工程后,再设法从其他方面来争取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样业主选中的往往是实力较差的承包商,这就是逆向选择问题。

3、建设工程招投标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建设工程招投标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目的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运用合同管理以及有效的规制管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大程度上实现建设项目的工期、费用和质量以及环境安全等目标。业主在进行招标投标机制设计的时候,在确定质量、工期以及安全目标的前提下,最关键的就是价格问题了。业主希望在满足质量、工期的目标下工程价格越低越好,然而承包商则是希望价格越高越好,如何在二者之间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点呢?业主应设计合理的工程招投标价格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承包商在这种机制下博弈,中标价格能满足项目双方的最大效用。该机制的两个前提条件:激励相容约束(IC);个人参与约束(IR)。3.1、建设工程最优招投标价格机制分析 招投标机制是典型的不对称信息博弈。假设承包商的努力程度为X,与X相关业主的两种收益Y1(努力的程度大)、Y2(努力的程度小)(业主的收益与承包商的努力程度呈现高度正相关,Y1gt;Y2),相应的承包商的收益为S1、S2(S1gt;S2),Y1出现的概率为delta;,Y2出现的概率为1-delta;,承包商参加投标的保留效益为U,努力的成本为C(x)。图1显示了所有者收入的关系图,承包商的收入和努力。Up是业主的效用函数,所以Up是x的凸函数,eth;Up/eth;Xgt;0,eth;2Up/eth;2Xlt;0。Ua是承包商的效用函数,Ua是x的凹函数,eth;Ua /eth;Xgt;0,eth;2Ua/eth;2Xgt; 0。

所以设计的机制被转化可以表达成为以下函数:

MaxE(Up) = delta; UP(Y1-S1) (1-delta;) UP(Y2-S2) ------(1)

S1, S2

S. t. E(U a)= delta;U a(S1) (1-delta;) U a(S2)- C(X) ge;

图1为业主的收益最大化和承包商的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

上述的函数符合承包商参与招标的限制,是承包商最大努力的和业主效率最高的条件之一。

一级条件如下:

L=delta;Up(Y1-S1) (1-delta;)Up(Y2-S2) lambda;(delta;Ua(S1) (1-delta;)Ua(S2)-

------(2)

分别推导S1和S2是:

eth;L/eth;S1=-delta;MUp(1) lambda;delta;MUa(1)= 0,lambda;= MUp(1)/ MUa(1)

------(3)

eth;L/eth;S2= -(1-delta;)MUp(2) lambda;(1-delta;)MUa(2)= 0,lambda;= MUp(2)/ MUa(2)------(4)

在(3)和(4)中,MUp(1)和MUp(2)括号中的数字表示Y1和Y2的状态,根据(3)和(4),lambda;为:

lambda;= MUp(1)/ MUa(1)= MUp(2)/ MUa(2)

------(5)

上述的几个函数中约束条件是满足承包商的参与约束,在满足参与约束条件下求出承包商最大努力程度的业主的最大的效用。 最佳激励机制应使同一状态下承包商与业主的边际效用之比相等。图1中的X*就是使得Up的函数曲线的切线与Ua的函数曲线的切线平行的努力水平,就是业主效用最大化的下承包商最佳努力水平。要承包商自觉选择X*,必须对其他的任何努力水平X,

Ua(X*)-C(X*)-ge;Ua(X)-C(X)-

都成立, 这各是激励兼容性的限制。这个约束条件为“激励相容约束”。满足激励相容约束条件意味着承包商的利益和业主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承包商的行为会符合业主的最大利益。3.2、建设工程招投标机制设计 建设工程招投标机制设计包括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两个部分,激励机制的核心是建设工程价格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是通过规制约束承包商的行为符合业主的利益。3.2.1、建设工程价格激励机制。

建设工程价格激励机制设计必须从建设工程招投标价格机制和建设工程交易合同选择机制这两个方面入手:

3.2.1.1、建设工程招投标价格激励机制设计。

从上述建设工程最优招投标价格机制分析得出,业主支付承包商的报酬s要满足两个上述两个条件,业主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设计好承包商的报价范围;②承包商的努力成本;③承包商的保留效益。对第二、三个问题,承包商的私人信息,业主、其他承包商是不知道的,但每个承包商的成本、保留效益分布是共同知识,业主可以根据其分布进行估计。现在要解决的关键的问题是第一个问题,很多业主片面地认为中标价越低越好,可以节省成本。美国经济学家哈里斯和雷维吾等人在1981年证明了最低价中标法在理论上是最优的。但这是在假设投标人都是理性的且具有风险中性或风险规避态度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成立的,目前我国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以前推行的最低价中标法造成了许多问题。现行的招投标机制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招标控制价?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评标方法的设计。承包商在投标报价范围内博弈,评标方法直接影响中标价格。所以业主设计的投标报价范围和评标方法对承包商的激励要能防止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3.2.1.2、建设工程交易合同选择激励机制。

工程合同是形成工程价格另一重要因素。由于工程交易的一次性、施工长期性、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特点,造成工程合同的不完备性,业主必须在招投标价格激励的基础上设计合同激励机制,使承包商的行为选择符合业主期望。根据合同计价方式,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固定费用、目标价格激励合同、限定价格激励合同等五种。不同的合同类型对承包商的激励差异较大,业主必须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构造出一个激励合同,还要明确激励目标、激励范围、激励奖励标准以及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且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

3.2.2、建设工程项目约束机制设计。

在机制设计中,除了激励机制外,还需设计合理的约束机制,对承包商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才能确保工程项目正常实施。约束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3.2.2.1、建设工程合同约束机制。

工程合同是业主与承包商就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是主要约束手段。在合同中条款完整、详细、严密,严格合同管理。特别是加强变更管理和签证管理,严格按合同执行。3.2.2.2、建设制度约束机制。

建筑市场法律、法规、政策是规范承包商行为的有效约束手段,也是建筑市场健康运行的根本保证。业主利用建筑市场制度建立约束机制,确保业主的利益。3.2.2.3、建设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机制。

要求承包商实行工程保险,转移风险,防止意外事故致使合同无法执行。另外要求提供履约担保,促使承包商履行合同,防止承包商“道德风险”及其他恶意行为致使合同无法执行。3.2.2.4、建设市场竞争约束机制。

建设市场的竞争,激励承包商节约成本,增强竞争力。同时承包商之间相互竞争使得信息公开化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造成对业主的损失,节约了业主的监督成本,提高了业主的利益。

3.2.2.5、信誉限制机制 。

建立良好声誉以及加强道德限制,市场经济中的传统道德面临艰巨的挑战,社会交易普遍存在道德风险,如果个人声誉不足,个人支付社会交易成本就会上升,所以声誉较为稀缺而且价值比较高,所以社会对声誉的需求是比较多的。声誉在行政,经济,法律的社区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声誉的限制机制和对良好声誉的赞誉以及对不良声誉的谴责,其目的都是加强道德约束,降低道德风险和项目交易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结束语

在分析了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及原因和招投标最优价格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招投标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工程招投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机制

全文共5861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4271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