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12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气候变化对减贫的影响:管理风险
原文作者:迈克尔·I·杰弗里
译者:张淑琪
摘要:本文将考虑气候变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影响,特别是指出气候变化政策有可能否定最贫穷国家的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印度,巴西和墨西哥是任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运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参与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未来涉及减缓和适应的战略性政策必须纳入一些措施,来协助减轻贫穷,从而提高发展中国家处理更广泛的可持续性问题的能力。文章最后总结了通过制度改革来管理风险的几点建议。
- 导言
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这很可能破坏在实现减贫发展议程方面的进展[1]。在这种情况下,减缓活动在应对影响方面被认为是不足的,因为较贫穷的国家已经因为当代发展的失败而暴露在自然灾害增多的风险下[2]。一种适应方法要求评估水和粮食安全的社会和自然系统的脆弱性、极端天气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自然灾害日益频繁造成的疾病暴发的威胁。因此,重点转向消除那些不可避免地对社区产生破坏性和破坏性影响的气候模式变化的可能性[3]。
为处理自然灾害和人道主义灾害的增加而制定的政策,必须与促进发展和减少灾害的活动相结合,以便减少工作的重叠,并在政策独立实施情况下减少发生冲突或缺乏效率的可能性。综合对策还将提供机会使各项活动互为补充,例如通过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转让加强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发展水平。
本文将考虑气候变化对各国的分步影响[4]。与这一分析相关的是,气候变化政策有可能会否定最贫穷国家的发展目标[5]。这些国家是最脆弱的,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如人口增长和对第一产业的依赖,从而限制了适应能力[6]。还将考虑采取综合措施减轻贫困的必要性,来认识到处理易受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脆弱性、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确保人类发展目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7]。
二、限制减缓的因素
全球气候的变化现在已得到充分证实,最近几年的地表温度是有史以来记录最高的[8]。建立在科学证据表明空气和海洋温度升高,并且冰雪大面积融化的的基础上,全球变暖现在已被明确地描述[9]。这证实了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大约升高了0.74摄氏度[10]。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1.8毫米,这与气温变暖和观测到的雪和冰原每十年的下降速度为2.7%-7.4%是一致的[11]。广泛的接受使研究集中在性质的紧迫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影响的规模上。通过减缓和适应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因为人们预期在本世纪内气温将继续上升1.4至5.8度而加剧[12]。
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排放的义务逐渐已成为国际文书中的规定,包括《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都已经被解释为行动[13]。自此以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规定了除发展中国家外的其他国家积极参与减少全球排放的具有约束力的目标[14]。然而,有效减缓的障碍表明,在管理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有必要建立相辅相成的适应机制[15]。
有效减缓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将是一项全球计划的管理和实施,尽管国际关系存在固有的复杂性,而且国家和区域之间存在着利益分歧。迄今为止,即使是最具创新性的国际仲裁机制也被证明是无效的[16]。例如,认为世贸组织的贸易制度和农业贸易谈判的破裂是贸易国南北分歧的不同利益之间冲突不断升级的一个症状[17]。这被证明是一个特别的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共同利益的增加,贸易集团之间权力平衡的转移成为个棘手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集中起来,以加强它们在国际贸易协定中的谈判地位[18]。
关于在减排目标的谈判中,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冲突[19]。任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的有效性最终将取决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参与实施减轻影响的战略。对于即将到来的排放国中国和印度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将在当前政府的投资和发展政策下迅速支配未来的排放总量[20]。全球排放总量的大幅增长,将有效地抵消如澳大利亚等人口稳定,能源供应日益多样化的发达国家作为相对较小的排放国所做的任何缓解努力。
世贸组织所遇到的上述并发症可能归因于农业贸易的一系列不符合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目标的例外[21]。可以说,一项有效的气候变化文书必须消除所有例外情况,要求为发展中国家制定恰当的排放目标,从而迫使各国确定共同的意图,并减少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根本考虑。人们认为,虽然发达国家必须带头根据历史排放量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问题,但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和承担未来的责任,这些努力将是徒劳的[22]。这一观点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的考虑,要求通过偏离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密集型道路,在生产力方面实现质的转变[23]。虽然这可能不符合关于气候变化责任中的公平和责任的观点,但有人断言,鉴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且预计将会产生最重大的影响,这将是一个空洞的胜利[24]。此外,虽然目前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并将远远超过目前的排放量,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145%[25]。
将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运动之外,最终将会减缓国际社会在制定和实施应对措施方面的谈判,并会贡献更多的总排放量,从而导致更大的变化和影响[26]。最终发展中国家排放目标的执行,要求可持续发展和资本能力建设作为快速工业化的一种变化,必须与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不断上升的经济和人力成本相平衡[27]。
全球社会的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现象,由于现有的温室气体存储而暴露在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影响下,并预期未来排放量超过三分之二的增加将归因于发展中国家,对缓解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对策的效果施加了重大限制[28]。
一个重要的影响已经表明,缓解努力对全球减轻贫穷的能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有害后果。由于一系列相关因素,气候变化加剧了粮食短缺。发达国家正越来越多地采用生物燃料,比如从玉米中提取糖分制成乙醇,或者将菜籽油改作柴油燃料。这是对使用传统运输燃料产生的碳排放以及日益不稳定和昂贵的石油供应产生的反应[29]。这样做的效果是去除食物消费的来源,从而引起人们对以农作物生产代替燃料的关切,并增加了粮食不安全[30]。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基本人权会产生破坏性后果,因为粮食生存的安全将最终决定较贫穷国家追求可持续性的能力。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也可从南亚、中国、苏丹、莫桑比克和乌拉圭粮食产区日益增加的多变性和自然灾害(包括干旱)以及对农作物灌溉日益增加的需求中观察到[31]。此外,联合国世界粮食署计划报告说,包括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在内的57个国家,都遭受了灾难性的洪水袭击,影响了收成,并加剧了粮食短缺。世界上大多数主食价格的飞涨,导致了通货膨胀,包括小麦在内的粮食来源的价格自前一年以来翻了一番[32]。墨西哥预计将遭受这些情况的影响。特别是,美国乙醇产量的大幅增长将以玉米产量占全球出口的70%为代价,其中包括墨西哥也有类似情况[33]。
在已经受贫困影响的贫困地区和发展中地区,这些情况已经加剧了社区的激化和引起强烈抗议[34]。包括印度、也门和墨西哥在内的许多国家最近都经历了粮食骚乱,原因包括油价创高纪录、农民转向生物燃料作物、极端天气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日益增长[35]。这些恶化因素的累积影响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加剧社会危机,运输作物将与世界上最贫困人口的主食作物展开竞争。
尽管至今为止气候变化政策关注的重点是减缓,但人们认识到,一些气候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历史排放已经对环境产生了影响,无论是否稳定,这些影响都是固定不变的[36]。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普遍贫穷已经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现在又受到气候变化的额外威胁[37]。
三、气候变化的分布影响
发展中国家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公平影响,是由于它们地处低纬度地区,那里的温度已经非常温暖[38]。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其他因素包括人口增长的强度、发展水平和对农业等气候敏感部门的严重依赖,较低的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限制了替代的机会。随着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的自然灾害频率急剧上升,发展中国家的关键脆弱地区的有效适应被认为是制定未来气候变化政策的基础。
这一差距在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基里巴斯所面临的情况中是最显著的,基里巴斯是一个人口93,000的国家,它横跨33个岛屿。太平洋上的一些小岛屿目前正面临极度脆弱处境[39]。基里巴斯的两个岛屿已经被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淹没,这意味着对其公民的经济稳定和生活水平构成了直接威胁。应对气候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9292],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