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额的相关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2022-11-19 14:29:31

英语原文共 7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本科生毕业论文翻译

题 目 201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额的相关分析

二O一八 年 五 月 二十 日

201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额的相关分析

田春荣

(中国石化集团)

摘要:2016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增至3.783亿吨,成品油净出口量增至2045万吨。炼油厂原油运行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国内成品油市场仍有供应过剩。柴油消费量在21年来首次下降。液化石油气(LPG)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受化学品和汽油调合组分原料需求的推动,液化石油气进口量达到1612万吨的历史新高。中石油和中石化炼油厂吞吐量连续两年下降,但由于独立炼油厂提高产能利用率,国内油田产量下降,原油进口量攀升至3.81亿吨的新高。目前进口石油占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而15年前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此外,炼油厂进口原油的比例已上升至70%。201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面临巨大压力,国内成品油需求将继续缓慢增长。

关键词: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进口;出口

2016年石油市场回顾

中国市场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从15年前的30%上升到今天的67% 也就是说,中国消耗的每3桶石油中有2个现在来自海外。2016年,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净进口量增长9.9%至3.783亿吨,占国内成品油消费总量5.62亿吨的67.3%。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时,这一比例为30.2%。 但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经济发展迅速,2000年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0.5%,2010年上半年为7.8%。同时,在同一时期,石油产品消费的年增长率从7.1%下降到4.3%。与2001年的2.3亿吨相比,石油产品消费量增加了近1.5倍,而净石油进口量比原来的5,270万吨增加了7倍以上(图1,图2)。

图1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图2中国净进口量的变化。

预计到2017年柴油消耗将达到预测峰值,但2016年柴油消费量开始下降,表明中国经济和石油产品消费市场已进入新常态。由于石油产品需求低于预期,国内炼油能力扩大的时间变得减慢;尽管如此,由于进口和出口权的释放,独立炼油厂日益增加以及国内油田产量的下降,导致原油进口仍然迅速上升。中国于2015年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2016年其净出口量跃升至2045万吨,而柴油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成品油(以数量计)。燃料油作为独立炼油厂的主要原料一直是进口量最大的石油(按体积计),但在2016年被液化气所取代。2015年液化气和石油的销售量增加了超过1200万吨,对工业化学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否则,预计油品消费增长率可能会下降2%左右。

原油

原油进口量在过去的15年内持续增长,2016年达到3.81亿吨,增长了13.6%,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自1982年以来的35年间,国内原油一直处于运行状态;过去几年的增长速度仅仅比2000年的年平均值7.4%(2000 - 2009年的对数平均值)减缓。2016年,国内炼油厂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8%,为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去年,全国炼油厂运行量仅增加约1500万吨,原油进口量增加4500万吨。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独立炼油厂继续使用进口原油作为原料,取代进口燃料油;另一个是国内原油产量下降。 2015年独立炼油厂原油大幅增加,2016年再次进一步增加,设备利用率至少提高10%,而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原油连续两年下降(表1,表2)。

表1 2016年中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情况(单位:万美元)

①占全国进口贸易的比例。

②占全国出口贸易的比例。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表2 2016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情况

①除汽油、石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外,“成品油”类别还包括液体石蜡和润滑脂等。

②液化石油气包括丙烷、丁烷和混合液化气。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炼油厂连续两年的特点是“独立炼油厂和国有炼油厂落后”

近年来,独立炼油厂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市场的主力军。中国政府不断发起治理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为非国营粗加工企业,这反过来又造成了在独立炼油厂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海外原油采购和国内采购增加成品油的销售,以及更大的影响力市场份额。 2016年是独立炼油厂收获的一年,2015年初中国逐步释放原油进口和独立炼油厂处置权,

2015年后期中国释放成品油出口权。由于进口原油价格上涨,独立炼油厂的设备利用率上升了11.3%。被视为“主要渠道”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利用率下降,原油价格连续两年下降。

山东是原油进口量和独立炼油厂占有量最大的省份。2016年山东省原油进口量为1.155亿吨,同比增56.6%,其中约7000万吨(约占总量的60%)进入独立炼油厂,与其他省份的进口量相比进一步扩大了利润率。政府要求独立炼油厂在年底前使用年度进口配额,导致12月份山东省进口量达到1228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从而将全国原油进口量推至新的月度高点3638万吨。由于独立炼油厂使用进口燃料油作为主要原料,2013年之前的10年燃料油年净进口量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而到2016年这一数字已降至190万吨(图3) 。

图3中国地区原油进口情况。

增加原油进口以弥补国内油田产量的减少

国内石油、天然气生产受到油价下跌的显着影响。2016年原油产量减少至1亿9997万吨,为2009年以来原油产量首次降至2亿吨以下。与2015年相比,减产量为1480万吨。布伦特原油价格的年平均值保持在约 2011-2014年间为100美元每桶或更高,但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下跌至53.59美元和45.13美元。在这样低的油价下,大庆、长庆、胜利等国内大型老油田出现经营亏损不得不削减高成本生产。在去年进口的4550万吨原油中,有3000万吨用于补偿国内石油减产,满足炼油厂日益增长的需求,其余的则进入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

轻质低硫原油更受青睐

新标准车用燃料GB5的硫含量从50 ppm降至10 ppm,将从2017年初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另外,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的独立炼油厂倾向于低硫原油,因此导致低硫原油产品进口量增加。俄罗斯原油因含硫量低,运输距离短而受到独立炼油厂的欢迎,因此俄罗斯原油进口量已升至5248万吨,增长23.7%,确保俄罗斯石油进口量位居中国原油进口市场前列。从2002年到2015年以来,沙特阿拉伯成为14年间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但2016年被俄罗斯取代。近期人民币和卢布的贬值也是推动俄罗斯原油大幅出口到中国的主要背景之一。 而且,就中国原油供应量的增加而言,俄罗斯也领先榜单,其供应量增加超过1000万吨;排在第二位的是巴西和安哥拉,分别增长了5.22和5.04万吨(图4,图5)。

图4 2016年中国十大原油供应商(10,000吨)。

图5 进口中国的原油来源。

产品油

自1992年至2014年以来,中国是成品油净进口国,但到2015年,中国变为净出口国,2015年总出口622万吨,2016年达到2045万吨。国内炼油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使用国内炼油厂来满足对石油产品需求的战略,即石油产品消费量的增长能力与之保持同步,但这一平衡在2015年中断。经济增长的下降导致石油产品需求增长率低于原先估计的水平,尽管炼油行业一直在加速取代旧石油低效率的能力,并推迟扩大新产能的计划,但石油供应仍远远超过需求。2016年中国出口“液化石油产品”4832万吨,其中包括海关分类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和燃料油。与2015年相比,增加1216万吨至33.6%。成品油如燃料油和石油的进口量下降6.9%至2787万吨。成品油净出口大幅增长主要来自柴油和汽油,而主要用作独立炼油厂原料的燃料油净进口量继续大幅下降。

柴油已成为出口成品油的主要类型

20多年以来,汽油一直是主要的产品,但2014年让位于航空煤油,2016年超过了柴油。去年,柴油出口量增至创纪录的1540万吨,同比增长了2.15倍到2015年的总量716万吨。2015年之前,柴油消费量持续增长21年,并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前3年内以最快速度增长,即在2002年至2004年、2014年至2015年停滞增长之前甚至达到两位数的增长率。 2016年,经济增长的下滑拉低了柴油作为工业燃料的消费量,上半年经济表现略有好转,尤其是在第四季度,结果是对柴油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据估计,2016年消费率下降了大约4%。此外,2016年独立炼油厂的成品油出口刚刚起步。作为独立炼油厂的大本营,山东省柴油出口量从2015年的49万吨猛增至107万吨。中国化工泉州新炼油厂所在地福建省柴油出口量从2230吨猛增至159万吨。其中中国石油炼油能力的三分之一以上集中在辽宁省,成为出口量最大的成品油省份;中国石化炼油厂集中的江苏、浙江和上海的柴油出口量也增长了至少40%甚至数十倍。去年柴油出口量逐季攀升,第四季度达到创纪录的461万吨。由于市场需求,国内炼油厂和柴油产量也在第四季度达到创纪录水平,柴油和汽油的比重再次上升。 但是,相比它的价值2015年1.45,柴油与汽油的年平均比率仍然下降1.35,值得指出的是五年前的比例为1.93。

航空煤油和汽油出口量极高

汽油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的石油出口产品,十多年前中国的汽油出口量超过750万吨,而航空煤油、柴油和燃料油等其他石油产品每年仅出口约为200万吨。在过去几年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出口增加已成为调节国内供需平衡以及维持国内供需平衡的必要条件。 2013年至2015年汽油出口量每年约在500万吨左右波动,但2016年飙升至970万吨。这一增长的背景是2016年预计国内汽油消费量仅增长6%,而之前已连续3年超过10%的增幅。去年国内机动车销量确实增长了18%,但特殊天气对夏季旅游季节的影响以及更多城市实施的尾数限制限制了汽油的销售。

航空煤油出口在过去的14年里一直在增加,过去5年来,它一直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事实上去年它增加到1310万吨,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6.0%。航空煤油通过远洋运输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加拿大以及邻国。促进炼油厂提高石油产量的其他方法是开放国际航线和增加飞机的石油供应。国际航班的飞机油由机场的保税仓库供应炼油厂,并计入海关出口航空煤油。近年来,国际航空客运和货运量不断增加,此外,新建的国内机场和国际航线也为航空煤油的出口销售提供了市场。

燃料油进口量再次下降,但石油进口量创历史新高

从产量来看,燃料油一直是进口成品油最多的国家之一,2003年达到峰值3054万吨,2016年下降到1177万吨。近年来中国化工、中国海油收购了一些独立炼油厂,并改变了原料组成;国内生产的海上原油和进口海外原油已进入这些炼油厂的单一闪蒸装置。2015年起,进口原油处置权和管理权逐步向独立炼油厂开放;因此,大部分独立炼油厂的原料已由进口燃料油转为进口原油。在2013年以前,2000万吨进口燃料油中有一半以上进入了山东省,而独立炼油厂集中在山东省;但在2016年,山东省仅接受了198万吨的进口燃料油,占中国总量的17%。

石油进口量略有增加

2016年石油进口量略增至670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去年国内市场液化石油气和石油消费量增长最快,分别增长23%和11%。增长迅速与工业化学品需求旺盛有关。石油是乙烯裂解装置的主要原料。2016年国内乙烯产量增长3.9%,达到1781万吨。中国过去曾出口过大量的石油,十年前净出口约等于150万吨,但从2009年起中国成为净进口国,净进口量逐年上升。2015年石油出口量为零,2016年仅为7万吨(图6,图7)。

图6 中国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的出口情况

图7 中国主要成品油和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

液化石油气

2016年,液化石油气进口量达到1612万吨,但增幅仍远低于前两年的增幅,达到70%左右。2015年LPG净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去年进一步上升至1480万吨。原料丙烷脱氢(PDH)化学产品需求增加,需要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混合成分,而民用燃气在过去的20年里推动了国内液化石油气市场的最快速增长。2016年,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猛增39%,国内产量增长20%。自2004年西气东输工程投入运营以来,炼油天然气替代形成的液化石油供应过剩不得不通过增加工业化学品消耗来解决。在3540万吨液化石油气产量中,约有30%用于制造工业化学品;十年前这个比例还不到20%。

PDH生产使华东地区的华东地区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3699],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