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生物因素影响下,与精神病理学发展相关的心理和社会风险因素
原文作者:Johan Isaksson, Vendela Zetterqvist, and Mia Ramklint
单位:Department of neuroscience,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Uppsala University, Uppsala, Sweden(瑞典乌普萨拉,乌普萨拉大学神经科学系,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
摘要:目的 评估和总结最近的儿童期精神病理学发展的心理、社会和环境风险因素,同时通过使用匹配的兄弟姐妹、双胞胎或被收养者设计来控制生物(遗传)影响研究。成果 纳入了19项研究,其中11项为纵向研究,8项为队列研究。纳入的研究使用了适当的设计和统计方法,对未测量的混杂因素进行了控制,在许多情况下,对其他测量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控制。这些研究都没有使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中提出的环境因素框架。使用诊断标准评估精神病理学结局变量的很少。研究结果根据纳入的暴露因素分为五个主题:“社会支持、社会排斥和感知认同”、“精神病理学的早期症状”、“抗生素暴露”、“家庭因素”和“先天与后天因素”。总结 使用双胞胎/兄弟姐妹/被收养者设计,发现了许多独特的精神病理学预测因子,即使在控制家族混杂因素和其他特定风险因素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未来的精神病理学发展研究应受益于纵向、遗传敏感性设计和精神病理学结局诊断标准的使用,还应纳入ICF用于风险因素分类。
关键词:被收养者;匹配的兄弟姐妹;精神障碍;精神病理学;双胞胎研究
一、引言
人们普遍认为,生物和环境因素在儿童期的精神病理学发展中是相互作用的。这一观点最初在精神分裂症的应激素质模型中提出的,后来该模型进一步应用于大多数常见的精神障碍。2001年发表了一篇有影响力的关于精神病理学环境风险机制假设检验的方法论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列出了一些他们认为必要的研究策略,包括:使用可靠和有效的环境风险度量,并在相同的分析中包括风险调解的替代来源,使用纵向数据,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以及使用双胞胎和被收养者设计。作者强调了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多种测量方法的需求。有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精神病理学背后存在多种因果推论。由于只能对评估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因此,如果这些混杂因素测量不当,调整将不充分。
双胞胎/兄弟姐妹或被收养者的设计被认为是自然实验,可以测试因果干扰,也可以调整未测量的混杂因素,如家族中共同的基因和共同的环境。在Rutter等人发表近二十年后,关于遗传风险的知识大幅增加,但尽管双胞胎/兄弟姐妹或被收养者设计的纵向研究急剧增加,仍有人呼吁进行综合生物学、共同和特定环境风险因素的研究。此外,《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提供了一个环境因素框架。通常情况下,环境风险是使用各种成对设计进行研究的,例如共同和非共同环境,并且没有具体说明。如果包括特定的环境因素,它们的范围往往十分有限。本综述的目的是探索和讨论最近调查儿童期精神病理学发展的心理和社会/环境风险因素,同时通过使用匹配的兄弟姐妹、双胞胎或被收养者的设计来控制生物(遗传)影响的研究。本综述总结了使用的方法,选定的危险因素和纳入的精神病理学,以及最近的发现,并讨论了对未来研究的影响。
二、文献检索
使用PubMed对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的文献进行系统搜索,纳入以任何精神障碍/精神病理学为结局变量,以社会和/或心理风险因素作为独立变量,同时使用匹配的兄弟姐妹/双胞胎/被收养者设计来控制生物(遗传)影响的研究。社会风险因素被广义地解释,包括环境因素。使用了以下搜索字符串:((精神病理学或精神疾病)和((匹配的兄弟姐妹)或(双胞胎研究)或(被收养者))和(2020:2021[23/4–2021])。纳入标准包括儿童期(包括青春期)任何时候的精神病理学发展,包括社会风险因素和/或心理风险因素的研究,以及双胞胎/匹配的兄弟姐妹/被收养者设计的使用。共确定了138篇摘要,见图1,19篇文章被纳入综述,见表1。根据所研究的风险暴露类别对纳入的研究进行主题分组。
图1 纳入和排除研究的流程图
表1 通过使用匹配的兄弟姐妹/双胞胎/被收养者设计来控制生物(遗传)影响评估精神病理学发展的相关的心理和社会风险因素纳入的研究(2020-2021)
lt;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8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98138],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研究设计和样本 |
社会和/或心理风险因素 |
精神病理学;包括评估方法 |
主要成果 |
|
OReilly et al. |
纵向同卵双胞胎控制设计 N=13852 |
欺凌受害(15岁) 协变量:精神病理学 |
SA和SH;问卷调查(年龄:18岁) |
欺凌受害与SH和SAs有关,且与未测量和测量的因素(即家庭脆弱性和已存在的精神病)的混杂有关。 |
OReilly et al. |
纵向同卵双胞胎控制设计 N=12129 |
在15岁时属于性少数群体(即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或其他性取向) |
SA和SH;问卷调查(年龄:18岁) |
在校正了未测量的双胞胎共有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以及儿童精神病理学后,确定为性少数群体与青春期SA/SH的几率增加约50%相关。 |
Crush et al. |
纵向同卵双胞胎控制设计 N=2063 |
心理健康和精神病症状(年龄:12岁) 受害情况,访谈(年龄:18岁) 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评级(年龄:18岁) |
精神病经历;访谈(年龄:18岁) |
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特别是来自朋友的支持,在多重伤害的背景下具有独特的缓冲作用。 |
Lichtenstein et al. |
纵向成对设计 N=18649 |
儿童行为问题以及内部化和外部化症状(年龄:9或12岁) |
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药物滥用、酒精滥用、SA;登记数据(年龄:17-22岁) |
儿童行为问题除了未来外部化问题之外,与几种负面结果的风险增加有关。 |
Wertz et al. |
纵向成对设计 N=2232 |
BPD症状(年龄:12岁) |
功能;诊断性访谈、问卷调查、官方记录和共同信息提供者(年龄:18岁)的调查问卷 |
12岁儿童的边缘型症状受到家族风险(特别是遗传风险)的影响,而家族风险又导致了18岁时大多数不良结局。 |
OReilly et al. |
纵向成对设计 N=10269 |
儿童精神病理学(年龄:9岁或12岁) |
SA和SH;问卷调查(年龄:18岁) |
一般精神病理学因素对青少年SAs/SH的预测优于特定症状 |
Trotta et al. |
纵向成对设计 N=2232 |
儿童精神病症状(年龄:12岁) |
心理健康问题和功能;调查问卷和官方记录(年龄:18岁) |
儿童期的精神病症状表明成年后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和功能障碍的风险。然而,早期精神病症状和不良结局可能是共同的环境和遗传风险的表现。 |
Taylor et al. |
纵向经典成对设计 N=3013–3852 |
轻躁狂症状(年龄:15岁和18岁) |
ASD和自闭症特征的临床诊断;诊断访谈和问卷调查(年龄:9或12岁) |
ASD和自闭症特征的临床诊断与轻躁狂症状增多有关。共同的遗传影响占变异的6-9%。社交障碍尤其与结局相关。 |
Rappaport et al. |
经典成对设计 N=374 |
易怒(年龄:9-14岁) |
抑郁、广泛性焦虑、恐慌、社交恐惧症和分离焦虑的症状;问卷调查(年龄:9-14岁) |
常见的遗传和环境影响可以解释易怒与焦虑和抑郁综合征的明显关联。 |
Hamad et al. |
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3个队列 N=187605总体队列 N=64019兄弟姐妹队列,HDPS- N=129674匹配队列 |
产前抗生素暴露 |
ADHD诊断;登记数据(年龄:4-18岁) |
产前抗生素暴露与兄弟姐妹队列中ADHD风险增加无关。虽然在总体和匹配队列中的风险较高,但由于无法测量的混杂因素,它可能被高估了。 |
Slob et al. |
队列研究,同卵双胞胎对照设计 N=25781 |
两岁前使用抗生素 |
ADHD和ASD;家长报告和登记数据(年龄:7-12岁) |
这项研究表明,当考虑到环境和遗传家庭因素时,ADHD和ASD诊断与早期抗生素的使用之间没有关联。 |
Song et al. |
纵向成对设计 N=4528暴露的双胞胎 N=4939暴露的全兄弟姐妹 N=22640匹配的未暴露的双胞胎 |
失去同卵双胞胎(所有年龄)几个社会经济变量,躯体和精神疾病史 |
精神疾病;登记数据(所有年龄段) |
同卵双胞胎的死亡与存活的双胞胎中首次记录的精神障碍发生率随后升高有关,特别是在同卵双胞胎中,但与他们的非同卵双胞胎的双胞胎相比,异卵双胞胎也是如此。 |
Fatimah et al. |
横截面,被收养者设计 N=208个亲生家庭 N=409个收养家庭 N=580个双胞胎家庭 |
家族风险因素(即父母精神病理学和边缘型特征、不良的养育、婚姻不和)(平均年龄:14岁) |
BPD特征;问卷调查(平均年龄14岁) |
父母亲外部化精神病理学和父亲的BPD特征对后代BPD特征的遗传风险有影响,但养育不良和母亲的BPD特征对这些后代特征的发育构成环境风险。 |
Lim et al. |
纵向经典成对设计 N=9063 |
共同/非共同环境效应(ACE) |
NSSH和SSH;问卷调查(年龄:16岁和21岁) |
相加遗传因素解释了一半的NSSH和SS差异,其余的由非共同环境因素解释。从表型上看,NSSH和SSH密切相关,其相关性由遗传和非共同环境因素解释。 |
Marceau and Neiderhiser |
双胞胎和兄弟姐妹,横截面设计 N=90 MZ双胞胎 N=93 DZ双胞胎 N=379个完整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遗传上无关的兄弟姐妹 |
共同/非共同环境效应(ACE) |
共患内部化和外部化问题;问卷调查和观察(年龄:10-18岁) |
在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问题类型的方向性方面有重大的遗传影响。 |
Hettema et al. |
横截面经典成对设计 N=768 |
共同/非共同环境效应(ACE) |
内部化症状学和心理特征;问卷调查(年龄:9-14岁) |
焦虑/恐惧和焦虑症具有共同的遗传因素,而积极情绪有自己独特的遗传因素。焦虑和抑郁之间的重叠是由共同的环境因素造成的,而非共同的环境因素与焦虑或抑郁的风险差异有关。 |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