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锶亚锰酸镧薄膜晶格畸变与电学、磁导性质关系的研究进展外文翻译资料

 2022-08-03 15:43:37

英语原文共 6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掺锶亚锰酸镧薄膜晶格畸变与电学、磁导性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改变La0.7Sr0.3MnO3 (LSMO)晶体薄膜的厚度和基底种类,我们研究了晶格畸变对其电学和磁导性质的影响。对于电学性质来说,我们发现LSMO/STO和LSMO/LSAT在小晶格畸变、低温下电阻率反而升高的现象、这归因于弱局域化效应(WL),增大薄膜厚度会削弱WL,导致电阻率上升的现象消失。在有大晶格畸变的LSMO薄膜中(比如LSMO/LAO),我们观察到了因线缺陷而引起的预料之外的半导体行为。对于磁导性质来说,低温下,小晶格畸变LSMO薄膜出现了异常强烈的面内磁阻峰(pMR),这是由二维电子气(2DEG)引起的;增大薄膜厚度能抑制2DEG的产生,从而削弱pMR,我们还发现薄膜的取向不会影响2DEG的行为。在LSMO/LAO薄膜中,由于线缺陷的存在,2DEG无法形成。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方法来控制薄膜的输运性质。

关键词:LSMO薄膜,晶格畸变,电输运,磁输运

1、简介

空穴型钙钛矿锰R1minus;xAxMnO3(R: 三价稀土离子, A: 二价碱土离子)薄膜是一种典型的强耦合系统,其优异的物理性质吸引了广泛人员参与研究[1-6]。在R1minus;xAxMnO3中,锰离子以Mn3 和Mn4 的混合价态而存在。空穴型钙钛矿锰的磁学和输运性质和eg巡游电子的运动有关,由O2-离子2p轨道和相邻的Mn3 、Mn4 发生双交换作用(DE)而产生[7]。众所周知,由于电子和晶格自由度耦合的关系,R1minus;xAxMnO3的结构、磁学和输运性质之间是高度相关的,因此,外界的诸如晶格畸变[8]和电场变化[9]等扰动能显著改变R1minus;xAxMnO3薄膜的物理性质。

近期,La1minus;xSrxMnO3越发引起关注,因为他们的晶格畸变会和自旋、轨道、电荷的自由度发生耦合,最终可以在低温下得到一些不同寻常的输运性质[10-14]。据报道,前人做了大量的探索来解释这些反常的输运性质的机理[15,16]。然而,几乎没有研究着眼于晶格畸变和这些不断被发现的物理性质的关系,晶格畸变可以通过调整薄膜厚度和基底来控制。由于复杂的晶格松弛,我们还没有系统性地建立起输运性质的应变效应,所以,探究这种应变效应是阐述这一系列低温奇特现象的必要一步。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调整La0.7Sr0.3MnO3 (LSMO)薄膜的厚度和改变基底来探究晶格畸变对输运性质的作用。在小晶格畸变的LSMO薄膜中我们观察到电阻率变大的,这可归因于弱局域化(WL)效应。晶格畸变的程度和薄膜厚度极大地影响电阻率的极小值。同时,我们观察到预料之外的面内磁阻峰(pMR),这是由二维电子气(2DEG)引起的。增大薄膜厚度和升高温度都可削弱pMR的大小。我们的工作为理解这一系列低温反常输运性质指明了方向,同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来控制薄膜的物理性质。

2、实验

厚度为6,8,10,15,20 nm的La0.7Sr0.3MnO3薄膜分别在基底SrTiO3(STO),LaAlO3(LAO),(La,Sr)(Al,Ta)O3(LSAT)上通过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LD)生长得到。沉积工艺中,基底温度维持在750 ℃,暴露于氧分压50 Pa气氛下。激光波长248 nm,脉冲能量密度1.5J/cm2,烧蚀频率是1Hz。沉积结束后,薄膜在50Pa压力气氛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用于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的试样在横断面上做了常规的机械抛光和离子薄化处理。其中离子薄化工序使用了Gatan 691 PIPS仪器,明场像(BF)和高分辨率透射显微分析(HRTEM)检测使用了JEOL JEM 2100F仪器,工作电压200KV。每个样品的晶体结构分析用到了Riguka SmartLab的X射线衍射仪。温度-电阻关系和角度-磁阻关系的测量依托于物理性质测量系统平台(PPMS,Quantum Design公司),其装备了基于Van Der Pauw提出的方法建造的样品旋转系统。测试时,薄膜作顺时针旋转,旋转轴平行于薄膜平面。theta; = 0°和theta; = 90°分别对应磁场垂直和平行于试样平面的方向。所有的磁场-磁化曲线都是测量的基底[100]晶向,测试条件都在10K温度下外加磁场。

3、结果和讨论

3.1结构性质

LSMO薄膜试样生长于STO,LSAT和LAO基底,晶格错位按计算理论值分别是0.94%,-0.73%和-2.1%,这表示STO基底(aSTO = 3.905 Aring;)对薄膜施加了一个面内的张应力,而LSAT(aLSAT = 3.84 Aring;)和LAO(aLAO = 3.792 Aring;)基底施加了一个面内压应力。图.1是LSMO/STO和LSMO/LAO薄膜的XRD图样,其中标示了(002)反射面的位置。对于LSMO/STO薄膜[图.1(a)]来说,LSMO的(002)峰正好和基底重合,因为它们此时有着相似的晶格常数。对于生长于LAO的LSMO薄膜来说[图.1(b)],(002)反射峰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会向大角度移动,这意味着晶格形变随着厚度增加而减小了。

图.1.生长于STO(a)和LAO(b)的LSMO薄膜的XRD图样,包含厚度为6-,8-,10-,15-,20 nm的数据

3.2电输运性质

薄膜因基底而发生了晶格畸变,为了研究这种畸变和电阻率的变化关系,我们测量了不同厚度、不同基底下生长的LSMO薄膜的温度-电阻率关系。在基底STO(001)晶面生长的LSMO薄膜存在面内张应力,温度-电阻率关系如图.2(a),可以看到所有的试样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表现出金属的行为。有趣的是,当温度下降到大约25K时,膜厚小于15 nm的LSMO样品出现了一个光滑升高的电阻率图线,表现出从金属向绝缘体转变的趋势。图.2(b)是电阻率与温度对数的关系图,图.2(c)是电导率与温度对数的关系图。可以发现,当膜厚小于15 nm时,图像有着极好的线性关系。有研究表明近藤效应是导致Rs回升的原因,在极低温下该效应并不明显。相反,由于WL效应,Rs升高不可能达到饱和[17]。另外,我们进一步用不同的模型考察了电阻率的极小值,结果在补充材料图.S1。结果表明WL模型能更好地符合电阻率数据。所以由此我们推断,LSMO/LAO薄膜的输运机理由WL占主导。

为了更进一步揭示晶格畸变对电阻率的作用效果,我们还得到了生长于LSAT(001)晶面和生长于LAO(001)晶面的LSMO薄膜电阻-温度曲线如图.3,这两种情况下薄膜存在着面内压应力。我们观察到电阻率上升的现象只在超薄LSMO/LSAT薄膜中出现(补充材料图.S2和图.S3),这说明薄膜压应力足够小时才会出现WL。另外,LSMO/LAO薄膜在厚度低于10 nm时表现出绝缘体的性质,当薄膜厚度增大时,电阻率急剧减小并在膜厚20 nm时回到类似金属的性质。这种金属-绝缘体转变发生在约260K的温度下。(补充材料,图.S4和图.S5)。

众所周知,材料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们的微观结构,为了搞清楚LSMO这些大相径庭的电阻率行为,我们做了详细的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如图.4。图.4(a)是厚度为10 nm的LSMO/STO样品横断面高分辨率电子显微图像。情况。图.4(b)是对应晶格作一维傅里叶变换后的图像。基底与薄膜的界面以虚线标出。从图.4(a)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相界面,并且表面平整。该图表明LSMO薄膜与基底没有明显的错位,界面清晰,所以薄膜生长良好。图.4(c)是厚度为6 nm的LSMO/LAO试样横断面情况,图.4(d)是对应傅里叶变换的晶格图像。基底和薄膜的界面以虚线标出,从图.4(c)中不难看出试样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刃位错,从傅里叶变换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另一部分的原子平面。TEM的结果表明,即使是超薄LSMO/LAO样品,依然存在着各种位错,因此,试样的输运性质极大程度上受到线缺陷的影响,导致了绝缘体表现的出现。随着薄膜的厚度增加,晶格畸变的程度在减小,所以LSMO/LAO薄膜厚度大于20 nm时,其电输运性质再次被双交换机制所主导,导致了类金属性质。

图.2.(a)生长于STO不同厚度LSMO薄膜的温度-电阻率曲线;(b)rho;对lnT作图,(c)sigma;对lnT作图

图.3.LSMO薄膜温度-电阻率曲线图.2. 生长于(a) (001)晶面LSAT和(b) (001)晶面LAO的温度-电阻率曲线

更进一步,由前人研究,WL的产生来自于载流电子的轨道效应,电子在传输过程可以被散射[17]。对于分别生长于STO和LSAT基底的LSMO超薄膜来说,晶格错位的程度很小,线缺陷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薄膜的导电行为遵从双交换机制[19],导致了类金属的行为。然而考虑到低温下的电子界面效应,背散射电子变得更多了,电输运行为由双交换机理变成了WL主导,最终形成了电阻率再次增大的现象。温度升高时,电子界面逐渐消失[20],因此WL作用被削弱,导电性得以提高。同时,提高膜厚度能减轻晶格畸变,这也能削弱WL作用而加强双交换作用,导电性变得更高,电导率的极小值消失。

图.4..(a)典型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图和(b)对应的 10 nm 厚LSMO/STO膜一维傅里叶变换晶格图;(c)典型的HRTEM图,和(d)对应6 nm 厚LSMO/LAO膜傅里叶变换晶格图。

为了更进一步研究低温电阻率的最小值,我们测量了8 nm 厚生长于STO (001)和(011)晶面LSMO膜在施加不同磁场下的温度-电阻关系。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在温度相同时,处于0 T和8 T磁场下的LSMO膜电阻率没有显著区别,但随着温度升高,处于8 T磁场下的样品电导率变得更好了。同时我们观察到,处于8 T 磁场下的样品在低温下同样出现了电阻率的极小值,这说明磁场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WL作用的出现。在另一个实验中,6 nm 厚的LSMO膜分别在0 T磁场和5 T磁场下生长于STO基底,这个现象同样能被观察到,见图.S6。

图.5. 8 nm厚LSMO薄膜的温度-电阻率曲线,在不同磁场存在的情况下生长于STO(001)晶面

图.6. 8 nm厚LSMO薄膜的温度-电阻率曲线,在不同磁场存在的情况下生长于LSMO(011)晶面

3.3磁输运性质

为了揭示晶格畸变在薄膜反常的输运性质上的作用,我们同样研究了样品的磁阻效应性质。我们制备了生长于STO(001)晶面、LSAT(001)晶面、LAO(001)晶面的LSMO膜,厚度介于6 nm 到20 nm之间,图.7和图.S7是它们的角度-磁阻曲线。对于LSMO/STO膜来说,所有的试样都有负磁阻行为,且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阻峰。当磁场与膜平面垂直时(theta; = 0° 和180°),出现一个面外磁阻峰,这是铁磁性锰矿电阻率达到极大值的典型标志[21]。当磁场平行于膜平面时,出现了另一个峰值,被称为面内磁阻峰(pMR)。随着膜厚增加,pMR峰值减小,然后在膜厚达到15 nm时消失。对于基底为LSAT的LSMO膜,有着和前者相似的结果。基底为LAO的样品中同样有着负磁阻的行为,不过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当磁场平行于膜平面时,试样并没有出现pMR峰。

据前人研究,pMR的出现是由超薄LSMO膜的界面效应引起的的2DEG导致的。[22]膜界面处形成的二维亚锰酸盐将pMR信号与剩下的亚锰酸盐片层解耦,这将导致磁重构。膜厚增加会减缓晶格畸变,削弱界面效应,于是2DGE逐渐消失,pMR峰也随即衰减。但在LSMO/LAO膜中,由于线缺陷的存在(图.4),2DEG无法建立,所以pMR峰从未出现,如图.S7。

图.7.生长于(a) (001)STO基底和(b) (001)LSAT的LSMO薄膜角磁阻曲线,测试温度为2K,磁场强度为8T。

为了探究膜取向是否会影响2DGE的形成,我们测量了生长于STO和LSAT基底的LSMO膜的角磁阻,在不同方向和不同温度下得到数据。图.8显示了6 nm 厚LSMO膜的角磁阻曲线。在图.8(a)中LSMO/STO膜在2 K的温度下展现出了明显的四峰对称磁阻,四个极大值出现在0°,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65548],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