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构想外文翻译资料

 2022-08-19 15:29:43

英语原文共 19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附录A 译文

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构想

摘要

本文追溯了改革后中国城市化的新趋势,这些新趋势与前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和改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不相适应。出现了三种自相矛盾的动态:城市化的飞跃与城市化程度低的特征同时出现,大量持续的农村旅游者流动与大量无城市公民身份的移民同时出现,城市空间的惊人重组和新城市的大量增加,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农村特征。这些新的发展为理论建设提供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机遇。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解读了它们对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城市化新特征的解读方式。综合以往对中国城市转型各个方面的深刻而分阶段的观点,本文认为,要将中国城市化的独特政治经济学概念化,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经济体系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解释了导致所观察到的动态的历史或有原因。

关键词: 后改革城市化;经济体制;中国

简述

社会主义条件下城市化的特殊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虽然社会主义城市的存在是有争议的(Sheppard,2000),但诸如“城市化不足”、“城市零增长”或“城市中断”等概念被用来描述社会主义城市化的不规则模式。对许多人来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化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既不等同于发达经济体的“平行城市化”经验,发达经济体的城市化是由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它也没有重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发现的“过度城市化”情况,在这些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发展(费伦布切尔,1977年;康拉德和斯泽莱尼,1974年;默里和斯泽莱尼,1984年;奥弗,1977年,1980年;斯泽贝格,1992年;斯泽莱尼,1996年)。与许多其他社会主义经济体一样,改革前的中国被广泛视为“城市化不足”的一个例子:工业高速增长的缺乏城市人口增长。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对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前社会主义政权所经历的变化和延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呈世界性发展趋势,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但城市化进程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出现了三种矛盾的城市化动态:城市化的飞跃伴随着城市化程度低的特点,大量持续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同时大量移民被排斥在城市公民之外,以及城市空间的显著重组,通过大量增加显示出丰富农村特色的新城市。尽管有大量的实证观察,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理论能够令人信服地解释这种表面上矛盾的现实。复杂的城市化轨迹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依然难以捉摸,为富有成效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挑战性的机遇。

本文试图对中国当前城市化的复杂特征进行概念化描述,这些特征是在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由多种制度变迁所包含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文章首先概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在其他经济体的经验中是无法常规理解的,而且可以说,这些异常现象还没有被现有的研究很好地概念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阐释了这些文献对中国后改革城市化新特征的解读方式。它指出了几个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试图概念化新的城市化趋势时仍在讨论之中。综合以往对中国城市转型各个方面的有见地但又各自为政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强调经济体系运行的概念框架。本文认为,要理解中国城市化的独特政治经济学,必须结合中国经济体系的基本原理,解释导致所观察到的动态的历史偶然性原因。由于本文旨在建立一个目前对中国城市化理解中所缺乏的概念框架,因此,本文将超越对实证案例的详细解释,以总结的方式对待讨论。

第2章 转型期的城市化

从地理角度看,出现了三种不习惯的、令人困惑的城市化趋势,与社会主义时期的城市化形成鲜明对比,社会主义时期由于国家对农村向城市化的严格控制,城市化规模小、发展停滞。与市场经济中观察到的趋势相比,这种趋势也是无与伦比的。

2.1 城市化的动力

一个突出的趋势是,城市化的步伐已经走上了快车道。尽管定义上的不一致和列举上的问题给准确估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带来了挑战,但这一点并不存在争议。2自1978年以来的城市化水平官方数据见表1。核心信息是,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过去20年里翻了一番多,这并非历史巧合。1949年社会主义初期,中国5.42亿人口中有10.6%生活在正式划定的城市地区(国家统计局,1983年,第103页)。30年后,就在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转型开始之前,9.75亿人口中只有19%是城市居民。然而,到2005年底,城市人口增加到5.62亿,占总人口的43%(国家统计局,2006年)。从1978年到2005年,城市化率每年增长近1%。

【表1】1978-200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

时间 城市人口比例 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

尽管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但也有不少研究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并没有以与其国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速度提高。如果说改革后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因素的作用,这似乎是令人惊讶的,正如文献中普遍认为的,假设中国正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自经济改革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15年多来,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9%-12%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NBS,2006)。就国民生产而言,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从结构上看,非农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约为85%。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联合国,2005)。它也低于许多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2030年之前不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为了将中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关系置于国际比较的背景下,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处于类似发展水平的国家的预期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了较快的提高,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2.2 城乡人口流动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表2列出了1950年至2000年期间城市人口增长构成部分的两项相当少的现有研究的估计结果。尽管由于方法和数据来源的不同,两种估计值存在一定的数值差异,但其共同点是,改革前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的结果,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这种趋势在改革以来得到了扭转。

经济改革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错位力量,刺激了农村向城市的移民,在过去25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些力量主导了城市人口的动态增长。

然而,农村移民在城市的存在并不一定转化为城市中的实质性权利。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似乎不可避免,但基于社会主义城乡差距的社会排斥仍在继续(王,2005年3月3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数量不断增加,构成了按中国户籍线划分的两类流动人口:一类是通过各种政府渠道流动并在城市拥有国家指定居住权的流动人口;另一类是自愿流动且未经官方许可的流动人口关于居民身份的转移(Chan,Liu和Yang,1999)。后者虽然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但在现有的社会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在城市中充分的居留权。他们被称为城市“临时”、“流动”或非户口人口。这些术语意味着,自发移民被视为外来者和临时移民,他们不应该(而且在法律上也无权)永远留在城市。临时人口的数量已经有了不同的估计,保守估计在20世纪90年代末约为8000-1.2亿,最近超过1.5亿。在一些大城市,临时人口已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表3)。城市中大量的临时人口已经创造了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和空间分层的新维度(Wong,Li,amp;Song,2007;Zhang,Wu,amp;Sanders,2007)。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体系的大规模重组和多尺度的空间重组。在全国范围内,人们可以观察到城市数量的增长。表4按规模列出了中国城市体系层次结构的演变。1984年至2005年,共有361个新设城市纳入城市体系。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数量大幅度减少。居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不断增加。大多数特大城市位于沿海地区(Lin,2002)。东部沿海城市化速度最快,其他地区则远远落后。在区域范围内,全球城市区域正在形成。从形态学上讲,城市区域可能首先从desakota(一个被McGee称为村庄和城市交汇点的印度尼西亚术语)发展而来,现在代表了一组以前分散的城市中心及其邻近腹地的连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城市注册的出现与全球资本的流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全球化城市地区的特点是FDI大量流入,对外贸易活跃,出口型制造业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农民工密集聚集。截至2004年,中国三个全球城市区域,即珠江三角洲、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分别占全国GDP的54%、全国外贸的79%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5%(Zhangamp;Zhao,2007)。这些集中的城市经济增长导致了工业、基础设施和住宅用地的并置,这些用地出现在主要城市核心区之外,但在主要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之间,在这些地区很难确定是城市还是农村。

在城市规模上,最重要的是通过“市管县”制度、“县改市”制度和兼并郊区县,重新划定城市边界,将农村地区纳入城市范围(Chungamp;Lam,2004;Ma,2005)。“城管县”制度是将一个或多个市郊县行政划归相邻县管辖更高级别的城市。“县改市”制度是指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将一个基本上是农村性质的全县升格为城市。到2002年,262个市辖1194个县(中,2007)。从1983年到1999年,约有380个县成为城市,占该时期新设城市总数的90%(戴,2000)。城郊县兼并是指城郊县向城区的转变。一个深刻的例子是,2000年至2005年,珠江三角洲的龙头城市广州吞并了邻近的几个县和县级市,使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城区面积从1444平方公里增加到3719平方公里(徐跃进,2003;杨跃进,2005)。不管这种根本性的结构调整和空间重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空间后果是通过城市边界的管辖权的变化扩大了许多现有城市,并任意创建了许多新城市,其中包含大片农村土地和大量农村人口。在许多指定城市的管辖范围内,出现了“城市-非城市”和“农村-非农村”的景观,不仅扩大了城市人口数量,而且使改革后的城市化具有很强的农村层面。

上述城市化特有的、令人困惑的速度和空间表现,是在中国特色的体制改革背景下(官方称之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这表明,中国独特的城市化与改革前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和顽强延续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毫不奇怪,如此广泛而复杂的城市化的许多含义成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理论质疑的有趣研究问题。虽然这些表现的一部分已经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许多研究似乎没有明确认识到中国经验的矛盾特征。但仍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改革前的城市化和改革后的城市化是不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多大程度上,中国的情况与其他社会的情况不相称?我们如何才能理解这些明显矛盾的共存的城市变化与一个连贯的框架和更高的普遍性水平?回答这些问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应该让人们重新关注中国的城市化,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但仍然是一个棘手的话题。

第3章 国家现状

有人试图从理论上解释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城市化的长期停滞。这项普遍的工作假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明显异质性,移植了Ofer(1974)提出的发人深省的模式,即将投资优先权与社会主义国家“节约城市化”的要求联系起来(Chan,1994)。分析框架本质上是“生态”的概念,处理“超前”或“数量驱动”的工业化,旨在尽快赶上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和城市化的首要自变量。4为了成功地为这种代价高昂的工业化融资,国家建立了一个集中的财政体系,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增加国家对工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尽量减少非生产部门的资源配置。城市化主要被视为追求“突飞猛进”的工业化所付出的代价,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服务业等非物质产品并不构成国家产出的一部分,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必然会将有限的国家资源从工业化中转移出去。严格控制农村向城市的移民和城市封闭政策是为了避免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方面的额外支出。5隐含的是,正是由于高度优先投资工业化,牺牲了非生产部门,城市人口增长率才不得不受到限制,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抑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扩大这种狭隘的认识范围,认为城市化进程不足是张(2004)的工作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影响中国不规则城市化发展关系的经济系统特征上。Zhang和Zhao(2003)重新定义了变量(国家控制、资源支出、城乡二元论等),这些变量通常在文献中被认为在特定经济体系的制度必要性框架内对中国的城市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虽然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有限的城市化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概念,但在改革时期却不能这样说。随着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成为过去,“工业化决定论”已经不足以解释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化(林,2004)。大量的学术成果被转向城市化的变化因素。关于中国复杂城市定义的演变及其对城市化水平估计的影响,已有大量的实证研究(Chan,2007a;Chanamp;Hu,2003;Chanamp;Xu,1985;Maamp;Cui,1987;Zhangamp;Zhao,1998;Zhouamp;Ma,2005)。一些研究引起了人们对双轨城市化进程的关注,这一进程将自发的、自下而上的、以农村为基础的城镇发展与国家授权的、自上而下的、以都市为基础的城市化结合起来(Guldin,1997;Shen,2006;Zhu,2000)。许多分析虽然关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不同方面,但都集中在城市化的局部内生和全球化外生力量上(如邓和黄,2004;林,1997,2004;林和浩,2005;马顿,2000;潘内尔,2002;沈,王和冯,2002;席和杨,1997;叶和吴,1996;张,2002;赵和张,2007)。有人从不同的尺度和角度阐述了城市系统和城市空间的物理变化(Chung,2007;Ma,2005;Maamp;Wu,2005;Shen,2005)。近年来,马(2002,2006)、索林格和陈(2002)、李(2005)和何、李、吴(2006)对中国城市转型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并提出了进行理论研究的若干方向。毫无疑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410524],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