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18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技术-非技术因素协同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人才流动的现代化效应
石红波、崔永彩、蔡商斌、王冬梅
摘要:创新和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然而,互联网公司正面临着两大问题:创新短缺和频繁的人才流动。竞争的逐渐加剧,促使互联网公司认识到企业内部要素协作创新的重要性。以往的研究指出,适当的人才流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人才流动过低或过高会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探讨了互联网行业的人才流动、技术-非技术要素协同与协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非技术要素协同有利于提高协作创新绩效,要素的综合协同可以产生单要素协同无法产生的集成优势。作为调节变量,人才流动可以积极调节技术市场协同、技术战略协同、技术机构协同和协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但由于组织和文化的特殊性,人才流动对技术文化协同、技术组织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最后,本文就如何促进互联网企业内部要素协同,利用人才流动频率提高协同创新绩效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才流动、要素协同、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绩效、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自21世纪初以来,互联网产业的高利润和低门槛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企业家进入这个行业。这一现象导致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同质化严重,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想要在竞争中生存的企业必须提高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技术的单边创新还远远不够,需要覆盖内部创新网络,包括组织、战略、文化、市场、体系、系统和其他协同要素。
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互联网公司可以协调利用技术、市场、组织、文化、战略、系统等要素,提高企业的协作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Zheng, G和 Zhu, L,2008)。大量的研究表明,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市场、组织、文化等)在创新的实际过程中没有协同作用。这是导致许多产品技术创新项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CooPer, R.G和 Klein, S,1987;Roy, R,1992)。郑刚、朱玲基于五阶段模型和协同理论,分析了综合性的协同作用与公司创新绩效的关系。他们发现,在经历沟通、竞争、合作、整合和协同等五个阶段时,综合性要素协同可以提高创新绩效(Zheng, G和 Zhu, L,2008)。组织结构是影响公司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阿达夫斯-约莫、波斯特尼斯和哈斯拉姆从公司组织的角度研究了集团成员的创新行为,发现组织和集团规范对集团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Adarves-Yomo, I等人,2007)。布雷特尔和克莱文研究了公司文化和与外部合作伙伴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文化对新产品的开发有直接的影响(Brettel, M和Cleven, N.J,2014)。哈德吉纳诺利斯对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来研究创新的前身(Hadjinanolis, A,2000)。他得出结论说,机构、战略、文化和组织可以影响公司的创新绩效。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还研究了企业要素的协同作用,他们指出要素的协同作用将影响创新绩效(Kerssens-Van Drongelen, I.C等人,1999;Xu, Q.R等人,2005;He, L等人,2012)。从公司绩效管理的角度来看,连志美还指出,文化、战略、组织和管理控制会影响创新绩效(Lian, Z.M,2016)。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也会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因素,如企业网络、企业知识和社会资本(Zhang, Y.Y和Lv, S,2016)。
基于以往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创新与市场、组织、文化和战略相关的结论,技术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企业的创新绩效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也导致了人才短缺。高度频繁的人才流动是互联网公司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人才流动是指公司内人才的进出情况。它暗示了人才的不稳定。企业高度频繁的人才流动意味着许多新员工进入公司,许多老员工也会离职。
基于隐性知识的转化效率,孙金华发现合适的人才流量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un, J.H和Yang, C,2014)。Katz曲线还显示,人才流量低于5%的公司没有创新能力。然而,高度频繁的人才流动也对企业的创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例如,潘静指出,高度频繁的人才流动会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并降低企业的创新绩效(Pan, J,2012)。
因此,本文同时考虑了人才流动和技术-非技术因素的协同作用。我们希望进一步研究人才流动和技术—非技术因素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交叉影响。具体地说,我们选择互联网企业为样本,研究技术-非技术因素协同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人才流动是否对这种关系有协同影响。虽然本文关注的是互联网公司,但它对其他行业或研究领域也很有价值,如可持续的高科技行业。根据研究结果,为通过因素协作提高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研究设计
2.1 概念性模型的构建
许多研究者已经研究了企业要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陈金指出,取得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途径是将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Chen, J和Yang, Y.J,2012)。满足市场需求是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并取得良好创新绩效的唯一途径。因此,连接研发和市场需求是很重要的。Adaves等人发现技术创新与内部组织有关(Adarves-Yomo, I等人,2007)。企业组织会影响每个决策的处理过程。它对企业的创新有重要的影响。克莱文和布雷特尔发现,创新文化影响了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从而影响了新产品的发展(Brettel, M等人,2014)。哈德吉马诺利斯发现,战略创新对企业创新有影响(Hadjinanolis, A,2000)。技术与机构之间的协同作用对最终的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徐秦瑞等人指出内部因素(技术、市场、组织、文化、战略、系统)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协同创新绩效(Kerssens-Van Drongelen, I.C等人,1999;Xu, Q.R等人,2005;He, L等人,2012)。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竞争高科技人才,以确保成功。在世界各地人才的流动都在加强(Wang, Y.Q等人,2016);每个国家和公司都试图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获取外部知识实现开放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重要(Grimaldi, M等人,2017)。获取外部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吸引外部人才。换句话说,公司试图通过适当的人才流动来增加创新。与此同时,每个员工也在努力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人才的短缺加剧了人才的流动。因此,人才流动成为每个互联网公司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它与每个企业元素进行互动,如文化、组织、机构等。
创新绩效首先被定义为“企业产品创新成果和创新效率的一种评价指标”。Hagedoom和Myriam(2003)认为,“创新绩效”用于评价领先企业的产品开发绩效和新产品的市场份额(Hagedoom, M.C,2003)。公司的创新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最终绩效。研究创新绩效的研究人员指出,企业创新绩效受到市场、文化、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采用技术-非技术要素(市场、组织、文化、制度、战略)协同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Zheng, G等人,2008)作为基础研究框架,并利用人才流动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研究的概念模型(图 1)。
图 1 概念性模型
2.2 研究假设
2.2.1 技术-非技术要素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协同作用强调了元素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效果,这是单一的因素无法实现的(Ansoff,1965),即“1 1gt;2”。根据协同理论,当两个企业要素相互协调时,它们会产生更好的效果。现代企业的创新不再仅仅是技术创新,而是技术和非技术因素的协同创新(Pan, J,2012)。在理论界,有许多研究人员研究或讨论了协同作用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Norton(2001)通过研究描述技术与市场互动的19个指标,表明了技术-市场要素的协同作用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积极关系(Norton, S,2001)。克里斯坦森(2015)对基于市场需求和技术供应的企业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Clayton, M.C,2015)。他还指出,市场需求与技术之间的协同作用积极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绩效。市场决定了企业的成功,技术创新确保了公司的获得成功。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H1)。在互联网企业中,技术市场要素协同对协同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无法匹配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可能会导致公司的失败。Bessant J(1990)发现组织与技术关系密切(Bessant, J,1990),适当的组织可以使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功。石春生等人(2011)表示,建立技术和组织(Shi, C.S等人,2011)之间的协同作用,这对一家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还认为,适当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公司的成功。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2(H2)。在互联网企业中,技术组织要素协同对协同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
公司文化决定了企业的价值、经营方式和决策方法。它影响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汉密尔顿为公司提供了一些建立技术-文化协同作用的原则(Hamilton, M,2015)。他指出,技术文化对公司的成功很重要。参考正在进行文化研究的文章,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H3)。在互联网企业中,技术文化元素协同对协同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
公司战略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运营决策,直接影响了技术创新和企业的成功。 Hadjinanolis指出,战略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Hadjinanolis, A,2000)。Dougherty和Hardy 还发现,通过研究加拿大的25家公司,成功的公司在战略和技术之间有更好的协同作用(Dougherty, D等人,2016)。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4(H4)。在互联网企业中,技术战略要素协同对协同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
公司机构是要素协同的基础,确保公司的正常运作。研究发现,适当的机构对技术创新有积极的影响。Xu Yingji和Xu Xiangyi还表示,公司应使技术与机构之间发挥协同作用,以获得竞争优势(Xu, X.Y等人,2008)。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5(H5)。在互联网企业中,技术体制要素协同对协同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
2.2.2 技术-非技术要素的综合协调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世界学者指出,各要素的协同作用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发挥重要作用。张芳华和陶景远(2016)表示,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增强公司的综合协同作用(Zhang, F.H等人,2016)。何玲、邱建华发现,内部创新要素的综合协作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Qiu, J.H等人,2012)。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6(H6)。在互联网企业中,技术-非技术要素的综合协同对协同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
2.2.3 人才流动的调节效应
人力资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企业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企业环境包括市场、组织、文化、制度、战略等因素。虽然企业的这些因素很难改变,但它们都与企业员工有关。企业的市场、组织结构、文化、机构、战略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最终绩效。但是,每个企业都有一定水平的人才流动。人才流动是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可能会影响要素协同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
适当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改善整个企业的创新。Kwaku和Felieitas认为,企业各部门内的合作可以减少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并有助于提高企业协作创新绩效(Kwaku等人,2000)。李宝霞指出,人才流动对提高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其中人才流动具有更显著的积极影响(Li, B.X,2012)。张盛台、朱红庙从组织知识共享的角度研究了人才流动与公司之间的关系(Zhang, T.S等人,2016),他们发现适当的人才流动可以对组织共享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人才流动频率超过一定的范围,这将阻碍创新。王丽颖、丁伟明、马万里发现,人员的频繁流动会破坏团队的凝聚力,甚至会产生连锁效应或破坏整个企业的凝聚力(Wang, L.Y等人,2014),换句话说,当企业有适当的人才流动时,由于因素协同作用而具有更大的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7(H7)。人才流动可以调节互联网企业内部技术-非技术要素的综合协调与协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假设7.1(H7.1)。人才流动可以调节技术-市场要素的协同作用与协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假设7.2(H7.2)。人才流动可以调节技术-组织要素的协同作用和协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假言7.3(H7.3)。人才流动可以调节技术-文化要素的协同作用与协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假说7.4(H7.4)。人才流动可以调节技术-战略要素的协同作用与协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假设7.5(H7.5)。人才流动可以调节技术-机构要素的协同作用和协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2.3 数据收集
为了提高设计问卷的有效性,尽可能准确、有效地测量变量,本研究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采取了三种措施:(1)大量文献研究;(2)学术团队意见;以及(3)小样本测试。
整个调查始于2016年7月,历时4个月。我们随机选择了互联网公司,并尽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40604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