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11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摘要:
在50cm3的震荡试管和1dm3的搅拌提取器中,对木犀草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甲醇作为提取木犀草素的最佳溶剂。甲醇在25℃时的萃取能力约为沸水在pH 10时的7倍。复合设计实验可以确定颗粒大小和液固比的影响,因此木犀草素的最佳提取率为8.6plusmn;0.2g/kg。用40 dm3/kg甲醇从0.5mm的开口筛出植物颗粒时干燥的焊接材料。对预媒染原棉和羊毛标准样品的初步染色试验表明,染色后的样品色泽相同,但亮度和色度值分别较大或较小。尽管所有染色试样对模拟酸性汗液的抵抗力最小,但染色羊毛试样的抗褪色能力通常大于棉试样。
关键词:色牢度试验;染色试验;萃取动力学;萃取率;木犀草素;溶剂选择性
1.介绍
世界范围内对天然色素,特别是黄色和红色色素的需求迅速增加,2000年的需求总量约为2500吨(Mg)。这与纺织部门尤其相关,因为其高污染程序不仅影响纤维的种植,而且还影响纤维转化为彩色织物或纱线。美国和欧盟的普通消费者似乎很清楚这些问题。例如,Zucchi SpA与米兰(意大利),也许是植物园合作生产的一系列新的天然彩色床单(即所谓的天然)的商业成功,尽管合成色素的价格普遍较低,但可以被视为对天然色素的一种新的积极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研究项目被设计来评估替代植物染料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例如苋菜红(苋菜属三基色L)、红色素(茜草属)、靛蓝(板蓝根属)和黄绿色素(黄叶菜属)。
更具体的说,木犀草属植物是一种多年生植物,从叶子和花朵中产生一种黄色染料(木犀草素)。在中世纪,犹太人被迫穿黄色的衣服,以便与基督教徒区分开来,因此大量使用黄绿色,它的法国通用名称仍然是herbe aux juifs。从化学角度来看,木犀草素是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黄酮(即5,7,3,4四羟基黄酮)
由于这种颜料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因此可以使用中性或碱性pH值的沸水或乙醇溶液从新鲜或干燥的焊道茎、叶和花中提取(或浸出)。浸出过程的成功通常取决于所涉及的固体和所用溶剂的事先处理。
为了提高溶质在固体中的扩散率,可以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即固体材料的初步研磨或粉碎、细胞膜的变性(裂解)或蔬菜基质的干或湿发酵。为了提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率,降低液体粘度,必须提高温度,这导致浸出率的增加。对于某些天然产品,如甜菜,温度高于50-60℃可能导致过量不需要的溶质浸出或固体的化学变质。
尽管植物油从种子中的扩散速度众所周知,但很少有人研究确定从叶、茎、根、花等中提取天然色素和色素的最佳工艺。选择最佳溶剂至关重要,因为:1.对于所检测的溶质,其萃取能力必须非常高,对于水、蜡、胶体和蛋白材料,其萃取能力几乎为零;2.其沸点和汽化潜热必须非常低,以便在最低能耗的低温下分离;3.其与颜色和颜料必须是微不足道的,以避免任何损失的颜色质量。
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首先从叶、茎、花中筛选出木犀草素的最佳浸出溶剂;其次,确定几个操作变量(如粒径、萃取温度和pH值、混合度、液固比)对木犀草素提取率和得率的影响。最后,通过进行一些染色牢度标准试验,对木犀草素浓缩提取物与焊粉的染色性能进行了评估。
2.实验:
材料:在这项工作中使用的蔬菜基质包括由合作农场“La Campana”(Montefiore dellAso,Ascoli Piceno,Italy)种植、收集、自然干燥并善意提供的黄体菜叶、茎和花。植物基质预处理:使用实验室规模的磨机(IKA型号MF109,Works Inc,Wilmington,NC,USA)研磨植物材料,并通过带有0.5、1.0、1.5、2.0和3.0mm圆形开口的筛网进行筛分。在105℃干燥24小时后,其湿度为8.3plusmn;0.3%(w/w)。
选择木犀草素的最佳溶剂,蒸馏水和一些其他溶剂,即丙酮、乙醇和甲醇(均为分析级),使用通过3mm开口(ds)筛分的颗粒进行测试。用50cm3螺旋盖的FEP(氟化乙丙)管,1g的预粉磨,将植物干物质悬浮在20cm3的溶剂中。将试管放在25或100℃的恒温槽中。提取2-32小时后,将普通试管浸入冰水中快速冷却,并以10000转/分在室温下持续10分钟。用20 cm3新鲜溶剂清洗残留物两次。回收后,将所有上清液放入100cm3量筒中,再加入新鲜溶剂,定容至60cm3。在将20mm3注入高效液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系统之前,使用配有0.2mm PTFE Millex过滤装置(Millipore Co,Bedford,PA,USA)的微量注射器对提取物进行适当稀释和过滤。木犀草素浓度(g/m3) 确定的上清液最终体积的倍数(6*10-5m3)表示与所用蔬菜干物质(DM)相关的总色素(g)提取量,从而允许提取率(y;g/kgDM)待估算。
根据筛孔直径(ds)和液固比(LSR),通过使用不同的焊前批次(ds=0.5-3.0 mm)和从5到80 dm3 /kg变化的LSR,优化了萃取率。根据复合设计实验,将中心点重复4次,以评估实验方差。进一步测试了估计的最佳操作条件,并将相应的提取率与在pH值为4、7和10的沸水条件下获得的提取率进行了比较。 萃取过程在1 dm3的萃取器中放大,该萃取器配备有一个便携式40mm船用螺旋桨混合器(IKA EUROSTAR型),垂直安装在中心,壁上有挡板。用0.8dm3高效液相色谱级甲醇(Sigma Aldrich Srl,米兰,意大利)填充萃取器后,液体温度设置为25.0plusmn;0.1℃,将恒温液体循环至萃取器套内,并将搅拌器速度设置为700转/分。然后,通过抽出器盖的一个开口,添加20 g DM(ds=0.5mm),从而获得40 dm3/kg。通过定期抽取5 cm3样品来监测浸出过程的演变。这些是在10000转/分(13776*g)持续10分钟。固体部分用5cm3的甲醇洗涤两次。所有上清液混合在一起,同时再加入新鲜甲醇至20cm3的恒定体积。萃取过程的最后将排出的颗粒沉降到液体底部,从而在40℃的真空下,在BU-CHI R110 Rotavapor模型中回收并蒸发干净的溶液。产生的固体残渣在150cm3乙醇中完全再溶解,得到含有约1.3 g/dm3的木犀草素。这随后被用于染色试验。
分析方法:上清液中木犀草素使用Waters Associates(Milford,MA,USA)6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该仪器配有高压容积泵、Perkin Elmer Instruments(Norwalk,USA)LC-95紫外可见检测器、Waters Nova-Pak C18保护柱、Waters Nova-Pak C18反相柱(3.9 mm *300mm)和光谱物理(加州圣何塞,美国)数据喷射积分器。使用由10 mM磷酸(A)和甲醇(B)组成的流动相,将含有木犀草素的预过滤样品注入柱中,保持在40℃。洗脱程序包括两个不同的线性梯度,总流量恒定为0.6cm3/min。从70%A和30%B的初始条件开始,第一个洗脱梯度在40分钟内将流动相组成改为50%A和50%B,在随后的20分钟内,第二次检测为30%A和70%B。木犀草素检测(保留时间约为46.4分钟)在350纳米处进行,Ohta等人建议的标准溶液含有3.75-60 g/ m3木犀草素制备乙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一式三份。色谱峰面积与注入样品中木犀草素浓度呈线性相关。
织物试样准备:原棉和羊毛织物被细分为标准样品(10㎝*4㎝)符合意大利纺织色彩师协会的要求。媒染工序:对100g原棉或羊毛样品进行媒染剂处理时,采用以下步骤:溶解25克明矾和10g酒石膏放在2.5dm3脱盐水中。将先前湿润的试样浸入媒染剂溶液中,对于羊毛或棉花试样,分别将悬浮液加热至90℃或沸点温度2小时,然后让悬浮液冷却至室温。染浴制备:在室温下(12h)用5dm3的去离子水浸取200g焊粉(ds=0.5mm)对100 g织物进行染色。随后,将悬浮液加热至沸点并保持沸腾1h,然后将其冷却至25℃。离心回收上清液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固体残渣两次。收集所有上清液,并添加一些去离子水以重建初始染料浴体积(5dm3),从而产生约30g/m3的最终木犀草素浓度。当使用木犀草素浓缩提取物时,加入去离子水以得到上述木犀草素浓度。在这两种情况下,染料浴与2 g/dm3NaCl和一个量(3.75cm3/dm3)的醋酸,相当于醋中的醋酸,通常用于几种天然染色工序。染色工艺:将预媒染的原毛或棉花试样(100g)浸入上述染料浴(5dm3)中,分别加热至90℃或沸点1h,同时定期搅拌。让标本在锅中冷却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直到冲洗水看起来清澈,然后挂在阴凉处晾干。
色牢度标准试验:有染色试样均进行了多项染色牢度标准试验,即40℃下对棉花或羊毛样品分别进行手工洗涤、酸性(pH5.5)和碱性(pH8)出汗和热压(200plusmn;2℃还是150plusmn;2℃)。
颜色测量:在染色前后和每次染色牢度试验中,使用便携式测色仪测量试样的颜色,该仪器具有漫反射(0/45°)照明观察几何结构和直径为50mm的试样孔。校准仪器后,将每个样品安装在两个玻璃板之间,并通过记录所得CIELAB坐标(L*,a*,b*)在三个不同位置(左,中,右)对其颜色进行分析。
浸出溶剂选择的结果与探讨:为了选择出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木犀草素提取率的浸出溶剂,在25℃和100℃的蒸馏水下,使用丙酮、乙醇和甲醇进行了若干试验。由于4小时后25℃水中木犀草素提取率小于0.1g/kg、在25℃下,提取率tTHORN;在每种溶剂中,指的是在4 heth;y100后在沸水中达到的温度。从而估计以下选择性系数(K)。甲醇是选择性最优的溶剂。
对于木犀草素,由于其在25℃下2小时和4小时后的选择性系数分别是沸水中的4.4倍和5.4倍,而相应的木犀草素/溶剂溶液含有约350、430和50g/m3木犀草素。乙醇和丙酮在25℃下4h后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1.7和1.0。
萃取动力学:木犀草素在25℃下使用甲醇和100℃下使用水从干燥和筛分(ds=3mm)的植物材料中浸出的时间过程。在间歇液/固萃取过程中,木犀草素(rL)在溶剂中的累积速率趋于零,因为在萃取体中木犀草素浓度(cL)和在固体基质中进行了探讨。如果Y是木犀草素质量(mL)和不溶物质量(mI,为了简单起见,假定在整个提取过程中为常数)之间的重量比,并且如果固体颗粒被视为足够小,以使其在木犀草素中的瞬时组分几乎保持均匀,在无穷小的时间间隔(dt)内,可以得出这种颜料的物质平衡公式。标准误差使平均百分比误差在plusmn;10%。模拟了平均百分比误差为6.1%的实验值。用对折线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约80%的木犀草素被提取出来。由图可以看出:木犀草素在水和甲醇中的瞬时溶出度不同;木犀草素的沸水浸出几乎在瞬间达到平衡,浸出率为1.00plusmn;0.03g/kg;25℃甲醇萃取木犀草素16h左右达到平衡,萃取率为5.8plusmn;0.2g/kg。
萃取过程的优化:通过进行复合设计14,评估了筛孔直径(ds)和溶剂/固体比(LSR)对甲醇中木犀草素提取率(y)的影响。特别是,在25℃下,在32小时后的甲醇中,木犀草素提取率(y)的影响。表1显示了实际(ds,LSR)和标准(x1,x2)条件下使用的复合设计,以及提取物中木犀草素浓度(cL)和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53993],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新型客体分子的识别以及柱[5]芳烧互渗络合物的形成外文翻译资料
- 离子液体制备纤维素-纳米壳聚糖生物复合膜及其性能外文翻译资料
- 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与水/甲醇/二甲基亚砜相互作用的理论 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酶介导的组织黏附水凝胶修复半月板外文翻译资料
- 肝素-泊洛沙姆温敏水凝胶负载bFGF和NGF促进糖尿病 大鼠周围神经再生外文翻译资料
- 水凝胶 软骨激发,脂质边界润滑水凝胶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机械强度高,高度稳定,热塑性和自愈的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木马”伪装策略制备高性能纤维素纸张和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蒲公英叶与沙棘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性能比较外文翻译资料
- 微米级聚乳酸纤维膜吸附卷烟烟气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