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国家的银行业绩、效率和所有权外文翻译资料

 2022-08-26 16:49:29

附录B 外文原文

Bank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ownership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Abstract

Using data from 1996 to 2000,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wnership, especially by a strategic foreign owner, on bank efficiency for eleven transition countries in an unbalanced panel consisting of 225 banks and 856 observations. Applying stochastic frontier estimation procedures, we compute profit and cost efficiency scores taking account of both time and country effects directly. In second-stage regressions, we take these efficiency measures along with return on assets as dependent variables with dummy variables for ownership type, a variable controlling for bank size, and dummy variables for year and country effects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Methodologically,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including fixed effects, especially country effects, and also suggest a preference for efficiency measures over financial measures of bank performance in empirical work on transition countries.

With respect to the impact of ownership, we conclude that privatization by itself is not sufficient to increase bank efficiency as government-owned banks are not appreciably less efficient than domestic private banks. Our results d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foreign ownership leads to more efficient bank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We find that foreign-owned banks are more cost-efficient than other banks and that they als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in particular if they have a strategic foreign owner. Moreover, the particip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s shown to have a considerable additional positive impact on profit efficiency,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otion that these investors facilitate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and know how to newly privatized banks.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the remaining government-owned banks are less efficient in providing servic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better banks were privatized first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Finally, efficiency declines with bank size, which could call into question government-orchestrated bank consolidation strategies. We conjecture that the presence of many small and efficient foreign greenfield operations in these transition countrie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is result.

1 Introduction

Banking sector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differ from their counterparts in many developing and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by the high percentage of assets held in banks with majority foreign ownership. The change in foreign participation in banking in these countries from the early transition years to the later ones is dramatic.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extensive foreign ownership on the performance of banks in eleven transition countries. These countries are four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Czech Republic, Hungary, Poland, and Slovakia, four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Bulgaria, Croatia, Romania, and Slovenia, and the three Baltic countries, Estonia, Latvia, and Lithuania.

In 2000, the percentage of assets in banks with majority foreign ownership in these countries ranges from highs of 97.4% in Estonia and 84.1% in Croatia to a low of 15.6% in Slovenia (Keren and Ofer, 2002). In eight of the eleven countries, more than half of the assets are in banks having majority foreign ownership; in Slovakia and Romania 42.7% and 46.7% of assets are in banks having majority foreign ownership leaving Slovenia as the outlier in terms of foreign ownership. By contrast, in Latin America, only Chile had more than 50% of its banking sector controlled by foreign interests in 1999 and that number was only 53.6% (IMF, 2000). In the transition countries, the change in ownership structure over the last half of the decade has been remarkably rapid. In 1997, in only Hungary and Latvia were more than half of banking assets in majority foreign-owned banks. Moreover, Estonia and Croatia had only 28.8% and 3%, respectively, of their banking assets in majority foreign-owned banks in 1997.

How should we expect foreign ownership to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banks in these transition countries? Claessens, Demirguuml;c-Kunt and Huizinga (2001) investigat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banks in eighty countries,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over an eight-year period from 1988 to 1995. These authors find that foreign bank entry was followed by a reduction in both profitability and the overhead expenses of domestic banks. Hence, these authors suggest that foreign participation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domestic banking. However, banking sector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are different from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e developed 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due to the legacies of central planning. How these differences may affect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participation in the banking sectors of transition countries is the motivation for this paper.

Prior to the transition, banking sectors in the region were usually segmented functionally so that state savings bank, with an extensive branch network, collected household deposits, a state foreign trade bank handled all transactions involving foreign currency, a state agricultural bank provided short-term financing to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a state construction bank funded long-term capital projects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Bonin and Wachtel, 1999). Domestic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were handled by the National Bank until these responsibilities were hived off to newly created state banks, in some countries only one in others several or even many. Most countries started the transition with a small number of large fully government-owned banks and few if any private or foreign banks. Even by 1993, banks with majority government ownership controlled more than half of all banking a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附录A 译文

转型国家的银行业绩、效率和所有权

摘 要

利用 1996 年至 2000 年的数据,我们调查了所有权的影响,特别是通过一个战略性的外国所有者,在一个由 225 家银行和 856 份意见组成的不平衡小组中,对十一个转型期国家的银行效率进行了评估。应用随机前沿估计程序,我们计算利润和成本效率得分,直接考虑时间和国家的影响。在第二阶段回归中,我们把这些效率测度和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把所有权类型的虚拟变量、控制银行规模的变量以及年度和国家效应的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在方法上,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包括固定效应,特别是国家效应的重要性,并且还表明在关于转型期国家的实证研究中,效率措施优先于银行业绩的金融措施。

关于所有权的影响,我们的结论是,私有化本身不足以提高银行效率,因为国有银行的效率并不比国内私营银行低得多。我们的研究结果确实支持这样一个假设,即外资持股会使转型国家的银行更有效率。我们发现,外资银行比其他银行更具成本效益,而且它们也提供更好的服务,尤其是如果它们有一个战略性的外资所有者。此外,国际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还对利润效率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这与这些投资者促进向新私有化的银行转让技术和知识的概念是一致的。此外,我们发现,其余的国有银行在提供服务方面效率较低,这符合转型国家最先将较好的银行私有化的假设。最后,效率随着银行规模的减小而下降,这可能会对政府策划的银行整合战略提出质疑。我们推测,这些转型期国家许多小规模和高效率的外国绿地行动可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1 引言

转型期国家的银行部门不同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部门,因为大部分资产由外国人持有。在这些国家,外资参与银行业从早期转型到晚期的变化是巨大的。本文研究了十一个转型国家中外资持股过多对银行业绩的影响。这些国家是四个北欧国家,捷克共和国、匈牙利、波兰和斯洛伐克,四个南欧国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以及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在2000 年,这些国家中外国持有多数股份的银行的资产百分比从爱沙尼亚的 97.4%和克罗地亚的 84.1% 的高点到斯洛文尼亚的 15.6% 的低点不等(Keren 和 Ofer,2002年)。在十一个国家中的 8 个国家,超过一半的资产是外资控股的银行; 在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42.7% 和 46.7% 的资产是外资控股的银行,这使得斯洛文尼亚成为外资控股的异类。相比之下,在拉丁美洲,1999 年只有智利 50% 以上的银行部门被外国利益集团控制,这个数字只有 53.6% (IMF,2000 年)。在转型期国家,过去五年中所有权结构的变化非常迅速。1997 年,只有匈牙利和拉脱维亚的银行资产超过多数外资银行资产的一半。此外,1997 年,爱沙尼亚和克罗地亚在大多数外资银行的银行资产中分别只有 28.8% 和 3% 。

我们应如何预期外国所有权会影响这些转型期国家的个别银行的业绩?Claessens,Demirguuml;c-Kunt and Huizinga (2001)调查了从 1988 年到 1995 年的 8 年间,八十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银行和外国银行的业绩差异。这些作者发现,外资银行进入后,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管理费用都有所下降。因此,这些作者认为,外资参与提高了国内银行业的效率。然而,由于中央计划的遗留问题,转型经济体的银行部门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银行部门不同。这些差异会怎样影响外资参与转型国家银行业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动机。

在转型之前,该区域的银行部门通常功能分散,国家储蓄银行拥有广泛的分行网络,收集家庭存款,国家外贸银行处理所有涉及外币的交易,国家农业银行向农业部门提供短期融资,国家建设银行资助长期资本项目和基础设施发展(Bonin 和Wachtel,1999 年)。国内商业交易由国家银行处理,直到这些责任被分配给新成立的国家银行,在一些国家,只有一个国家,另一些国家则有几个甚至许多个国家。大多数国家在开始转型时,都有少数几家大型的全国有银行,很少有私营或外国银行。甚至到了 1993 年,在匈牙利、立陶宛、波兰和斯洛伐克,拥有多数政府所有权的银行控制了一半以上的银行资产。

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最初的情况不同,它们在 1991 年以前是南斯拉夫的共和国。自 1950 年代以来,南斯拉夫有一个由国家银行和个别商业银行组成的两级银行系统,这些银行不是国有的,而是在南斯拉夫的自我管理制度下集体拥有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各自只有一家主要银行。然而,上世纪 70 年代末,这些国家建立了内部公司银行,导致小型不健康银行数量过多。因此,尽管集中率很高,但银行业仍有许多规模小、资本不足的银行。这两个国家的主要银行在南斯拉夫国家银行的外币存款在南斯拉夫分离后被冻结,因此大大削弱。南斯拉夫主要是塞尔维亚政府的这一政策使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银行面临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因为它们有外币贷款,而且没有外币存款。两国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复兴政策导致了银行国有化。因此,作为银行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建立了国有银行。截至 1993 年,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所有银行资产的 58.9% 和 47.8% 分别由多数国有银行持有。

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具有与中央欧洲国家相似但不相同的遗产。苏联式的银行业不仅按照上述方式被分割,而且还集中在莫斯科。小波罗的海共和国的银行业是苏联银行业的混合体,例如国家储蓄银行的分支机构和较小的共和国银行。分离主义使银行业陷入混乱; 与俄罗斯银行系统的联系没有立即切断,资本不足的小型银行的进入增加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1993 年,爱沙尼亚只有一家拥有多数外国所有权的银行、三家国有银行和其他 17 家私人银行,在一个 150万人口的国家里共有 21 家银行。前一年秋天,爱沙尼亚三家最大的银行拥有约 40%的银行资产,宣布破产,1993 年,八家小型商业银行因未能满足相当低的资本要求而被关闭(Bonin,Mizsei,Szekely 和 Wachtel,1998 年)。爱沙尼亚过渡时期的第一个优先事项是处理主要由于前苏联遗留下来的金融和银行危机。其他波罗的海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实际上,波罗的海国家的银行部门是在过渡期间重建的。

在本文中,我们使用 BankScope 数据库研究了所有权,尤其是大多数外资所有权,对十一个转型经济体的银行业绩的影响。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回顾有关转型经济体中银行业绩的文献。第三节描述了 1996 年至 2000 年期间构建我国银行业不平衡面板所需的数据清理。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还发展了所有权类型,描述了银行观察数据在不同时间、国家和所有权类别之间的分布,以及目前的描述统计学。第 4 节描述了我们计算银行效率得分的方法,从随机前沿估计的成本和利润函数,包括国家和年份的影响,提出了替代规格,并讨论了其中的选择。在第 5 节,我们提出了第二阶段回归,使用效率措施和财务业绩变量,资产收益率(ROA) ,作为因变量。解释变量是所有权类型的模型,国内私人所有权被排除在外,是控制银行规模的变量,以及国家和年固定效应。本节将讨论所有权结果的可靠性。在结论部分,我们得出了政策含义我们的结果,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2 转型国家银行业绩:文献综述

关于转型期国家的银行业文献得出结论认为,所有权很重要,特别是有人认为,政府对银行的所有权不如私人所有权有效(Bonin,Mizsei,Szekely 和 Wachtel,1998)。由于国有银行通过向外国所有者出售股份而实现私有化,Buch (1997 年)断言,外国投资者为受中央计划时代遗留问题影响的国内银行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和人力资本。此外,许多在转型初期甚至以前开办的外国新建业务到 1990 年代后半期迅速发展成为东道国中等规模的银行。如果外资银行利用其母银行的现代技术并依赖其人力资本,那么它们的业绩应该优于转型国家的国有或国内私人银行。此外,私人银行的业绩应优于国有银行。

最近的一些研究采用金融措施,以实证方式审查外国银行进入和所有权对转型期国家银行部门的影响。货币基金组织(2000 年)利用 1996 年至 1998 年所有权类别的平均值报告,外国银行的股本回报率远远高于匈牙利、波兰和捷克共和国的国内银行。Drakos (2003)研究了 1993 年至 1999 年十一个转型期国家的净利差,其中 9 个是本文考虑的国家。本文作者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银行集团的利差大幅下降,而所有权的重要性在于,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国有银行设定的利差比其它银行要窄。Drakos 的结论是,外国进入直接和间接地提高了这些转型国家银行部门的业绩。弗里斯和塔西(2002 年)分析了 1994 年至 1999 年十六个转型国家的银行业绩,得出结论认为,尽管外资所有权与更强劲的实际贷款增长没有关联,但外资银行在金融部门的更大存在对实际贷款增长有积极的溢出效应。在一份相关的论文中,Fries,Neven 和 Seabright (2002)研究了金融部门改革对银行业绩效和竞争的影响。在那些在金融改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国家,这些作者发现,银行在贷款方面提供合理的利润率,在存款方面提供有竞争力的利率,在股本方面实现负回报,平均。

在金融部门改革进展不大的国家,银行实现了较高的股本回报率,但主要牺牲了储户的利益,由于缺乏其他选择,储户的账户实际回报率很低,有时甚至为负。因此,经济转型国家银行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相对较强。银行业绩与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也在最近几篇评估单个国家银行效率的论文中进行了研究。对于 1993 年至 1998 年期间的匈牙利,Hasan 和 Marton (2003)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发现,相对更有效率的外国银行创造了一种环境,迫使整个银行体系变得更有效率。对于 1997 年至 2000 年期间的波兰银行,Nikiel 和 Opiela (2002 年)使用了一种不同的效率估计方法,即免分配方法,并发现为外国人和企业客户服务的外国银行比波兰其他银行更具成本效益,但利润效率较低。1994 年和 1995 年,克罗地亚的卡夫和蒂尔蒂罗格鲁(1998 年)使用 SFA,并表明新银行的效率低于老的私有化银行和国有银行,但利润更高。对于克罗地亚从 1995 年到 2000 年,Jemric 和Vujcic (2002)使用数据包络分析银行,发现外国银行和新银行更有效率。从这些单一国家的研究中,外资持股与银行业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正开始显现。最近的两项多国研究考虑了转型期国家所有权和效率之间的关系。Grigorian 和Manole (2002)使用 DEA 来估算 1995 年到 1998 年间十七个国家的银行效率; 除了我们的十一个国家,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和其他 5 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这些作者发现,有力的证据表明,外资控股与更高的效率有关,而有力的证据表明,改善审慎规则也与更高的效率有关。和 Philippatos (2002)使用 12 个转型期国家 1993 年至 2000 年的数据估计 SFA 和免费分配方法的效率; 与我们的十一个国家相比,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和马其顿但不包括保加利亚。这些作者发现,与这些转型国家的其他银行相比,外资控股银行的成本效率更高,但利润效率更低。Grigorian 和 Manole(2002)作为确定外资控制银行的门槛,集体持有外资持有的 30% 股份,而 Yildirim和philipatos (2002)则在分析中使用外资持有的多数股份。正如我们在下面讨论的那样,后者对转型国家更为可取。这两项研究都没有在估计中考虑到国家或时间的影响。尽管 Yildirim 和Philippatos (2002)发现各国在利润和成本效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回归分析银行仍然认为这种差异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的多国研究在三个方面不同于上述两种研究。首先,为了更详细地研究转型经济体中所有权对银行业绩的影响,我们将大多数外资银行分为两类,即有一个战略性外国投资者和没有一个战略性外国投资者的银行。在我们的分类中,一家拥有战略性外国投资者的银行既是外国人持有的多数股份,也是由一个所有者控制的。因此,我们对外国控制的门槛要比格里戈里安和 Manole 考虑到转型经济体银行业的特殊性所采用的门槛高得多。虽然一群外国所有者可能持有 30% 的股份,但控股所有者很可能是拥有大量剩余股份的政府,甚至是在没有任何外部所有者的情况下的内部管理。第三,分别考察了国际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对银行业绩的影响。

在转型国家几家大型银行私有化的早期阶段,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在政府逐渐放弃全部所有权时获得了临时所有权股份。这一战略旨在将所有权转让给一家具有战略意义的外国所有者,后者最终将购买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股份。在此期间,国际金融公司(IFC)和各种国际投资基金也持有这些银行的股份。作为股东,国际机构参与安排向转型期国家银行转让技术和专门知识。此外,参与拥有一家知名的国际机构或投资基金是一个高质量的信号,从而使该银行能够吸引更好的客户,雇用更多训练有素的人员,并获得更廉价的资金来源。为了研究国际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我们在我们的样本中确定了拥有这些股东的银行,并研究了这种参与对银行业绩的额外影响。

3 数据和所有权类型

自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学术研究已经广泛使用汤普森的 BankScope 和 Bureau van Di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405973],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