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液晶数字电压表设计外文翻译资料

 2022-07-31 17:30:06

英语原文共 4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基于单片机的液晶数字电压表设计

摘要:本文设计的是一个基于51系列单片机开发平台和数字电压表系统原理的自动控制系统。这个系统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ADC0832转换器作为采样数据系统,然后使用一个齐纳二极管进行过压保护,并通过模拟开关来实现输入量程的自动转换,以及实现测量电压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

关键词:数字电压表;AT89C52;A/D转换器

1总体的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主要是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来实现系统所需的功能。首先,根据设计所需的要求绘制出完整的电路设计图。其中硬件电路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器,AT89C52是ATMEL公司开发的MCS-51系列单片机中基本的产品。整个系统主要由信号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的处理与输出模块以及驱动显示模块这四个部分组成。其次,根据程序绘制控制芯片的电路图,程序设计采用的是汇编语言编程,运用Keil软件进行编译和仿真。单片机控制A/D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并在LED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电压值。

图1 系统框图

A/D转换单元对测量到的直流电压进行采集和量化,然后模数转换的结果发送到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规划处理得到的测量电压值。单片机分析计算出所有变化结果的平均对数,然后通过SPI串行数据接口输出平均值到显示驱动单元,驱动显示单元完成解码,最终在显示单元实现数字显示。

2硬件设计和电路图

2.1电源电路

三端稳压器由三极管和电阻组成,是一种集成电路元件,它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稳压管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端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稳压特性。在分析电路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自动调节电阻的元件。当负载电流较大时,三端稳压器的电阻会自动变小;当负载电流较小时,三端稳压器的电阻会相应地变大,因此我们可以保持输出电压恒定不变。

想要保证输出的电压恒为5V,我们可以选择型号为7805的稳压器,7805前面的字母型号可能因为不同的制造商而不尽相同。LM7805稳压器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A,因为有限流短路的保护,所以在短时间内,一般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输出对地短路(2英尺)而不会使LM7805稳压器烧坏。三端稳压器接着一个104电容,电容具有滤波和阻尼的作用。

图2 电源电路

2.2 A/D转换模块

考虑到模拟转换电路的类型,并且基于精度、转换速度以及稳定性的考虑,本次设计采用ADC0832转换芯片。ADC0832是一种由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8位串行接口的A/D转换器,它通过三线接口与单片机相连。由于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兼容性、高性价比的优点,ADC0832转换芯片适用于袖珍智能仪表的应用。ADC0832是8位分辨率的A/D转换芯片,它的最高分辨率可以达到256级,可以适应一般的模拟量转换要求。其内部电源输入与参考电压的复用,使得芯片的模拟电压输入在0V~5V之间。芯片的转换时间仅为32us,具有双数据输出可以作为数据校验,以此来减少误差,此外,开关速度快,且稳定性能强。独立的芯片使能输入,使得多个设备连接和处理器控制变得更加的方便。通道功能的选择可以通过DI数据的简单输入,而轻松地实现。ADC0832转换芯片的主要特点如下:

1、8位分辨率,逐次逼近,参考电压为5V;

  1. 单一的5V电源;
  2. 5V电源供电时输入电压范围为0V~5V;
  3. 输入和输出电平与TTL和CMOS相兼容;
  4. 在时钟频率为250KHz时,其转换时间为32us;
  5. 具有2个可选择的模拟输入通道;
  6. 功耗低(一般功耗仅为15mW);
  7. 支持SPI串行外设接口。

2.3 接口模块

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的核心,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单片机的数据量,然后发送到显示器。在这个方案中,所有功能都非常易于实现,并且成本低、功耗低、显示稳定,还可以通过软件设置省电模式。在空闲模式下,CPU暂停工作,而RAM定时器/计数器,串行端口和中断系统可以继续工作。在掉电模式下会冻结振荡器并且保存RAM数据,导致所有其他芯片的功能都无法实现,直到外部中断或硬件复位被激活才会继续正常工作。AT89C52芯片的主要特性如下:

  1. 兼容MCS-51指令系统;
  2. 具有8K字节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
  3. 反复擦写次数达到1000次以上;
  4. 时钟频率:0Hz~33MHz;
  5. 具有32个可编程的双向I/O口;
  6. 具有3个16位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
  7. 具有5个中断源;
  8. 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
  9. 具有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10. 中断唤醒后断电;
  11. 灵活的ISP编程;
  12. 电压范围为4.5--5.0V。

2.4 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由外部时钟和内部时钟组成。时钟电路的内部是由单片机、外部12MHz晶振和时钟电路的两个电容频率组成,所以当外部电源断开时,时钟电路会继续工作。时钟电路如图3所示:

X2

30PF

Y1

GND

CRYSTAL

C3

图3 时钟电路

AT89C52微处理器的EA/VPP引脚(31号脚)是内部和外部程序内存选择引脚。当EA引脚接高电平时,访问的是内部程序存储器;当EA引脚接低电平时,无论是否存在内部程序存储器,都只允许访问外部存储器。对于当今开发出的大多数单片机而言,其内部程序存储器(Flash)的容量非常大,所以基本不需要外部程序存储器,可以直接使用内部存储器。

2.5 LED驱动电路

在LED驱动电路中,发光二极管(LED)的连接方法是将电源连接到二极管的阳极,二极管之后连接一个1KOmega;的电阻,最后再接到单片机的I/O端口。图4中的1KOmega;电阻起到限制电流的作用,保证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在2mA~10mA范围内。LED驱动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LED的连接图

显示部分运用LED数码管的“LG5641BH 0.56”模型,这个数码管的模型只是4个中的一个,一共有12个引脚,是4位8段数码管。

2.5复位电路

在单片机系统中,复位电路非常的重要,当程序跑飞(异常操作)或者死机(停止)时,必须通过复位电路进行复位进而正常工作。

在MCS-51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第9引脚)中,当有两个高电平的机器周期高于正常值,单片机可执行复位操作。如果RST持续处于高电平状态,单片机会在复位状态下循环ID。

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自动上电复位和复位开关复位。在本次的设计中采用的是自动上电复位。在上电时刻,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化,电容的电极连接复位端口,所有的电压加在电阻两端,复位端口输入高电平,芯片复位。 5V的电源为电容器充电,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最后趋近于0,芯片工作。一般而言,只要RST管脚持续高电平超过10ms,单片机能够有效的复位。复位电路如图5所示:

VCC

C4 10UF

RESET

R2

10K

GND

图5 复位电路

3流程设计与仿真

3.1 软件框架设计

对于系统软件的整体框架,主要程序有死循环结构,其中调用三个子程序,AD转换子程序、数据处理、动态显示子程序,电源在系统启动前测量,用电压表对被测电压进行测量,然后选择合适的量程,以防止电压过大而烧坏A/D转换器。在选择合适的量程之后可以进行测量。电源系统初始化,首先,单片机芯片选择A/D转换器,然后发出一个信号来启动A/D转换。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都开始工作,不断扫描A/D转换端端口是否有信号。如果A/D转换端端口有信号,那么立刻进行信号采集,A/D转换器输出的数值发送到数据存储器,数据处理后,用查表法对电压值进行显示。这个过程如图6所示,数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如图7所示。

图6 软件设计流程图

<p

全文共8222字,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p


资料编号:[142753],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