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8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智能城市行政服务中心智能大厦系统设计
闻一风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510006
Wenyifeng1968@163.com
摘 要:智能城市是当今的热门话题,并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本文分析了智能城市的特点和实践,以及智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挑战与内容。在个案研究中,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智能城市发展为核心的行政服务中心设计模式。根据我国国情和政治制度,本文认为,在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筑综合体中,将信息中心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心,是一个捷径,甚至是中国智能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智能城市;智能建筑系统;行政服务中心
1 绪论
智能城市不仅是未来社区的一个创造性梦想,并且也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智能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而为社会创新和知识社会提供服务。它基于互联网、宽带、云计算、ICT融合的技术,如微观装配实验室,生活实验室,智能城市实现在于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通信,并创建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持续创新的社区。智能城市是数字化城市后的一个先进发展的城市。实现智能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经营与管理。因此,如何设计智能城市对应的行政服务中心,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的一项紧迫任务。
2 智能城市的特点
智能城市如何设计行政服务中心首先需要了解智能城市的特点。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智能城市的建设需要实现智能感知,无处不在的网络,无处不在的计算和新一代的移动技术,物联网(IOT),云计算等的综合应用,[1]和[2]。面对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的挑战和机遇,许多国家和地区探索创新的2.0模式供用户参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和位和原子中心(CBA)推出的基于个人通信和个人电脑构建个体的制造技术的发展社会的FabLab,试图建立一个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制造、数据管理分析和文件管理的一体化社区。欧盟做出一个巨大的投资建设生活实验室是一个重要措施,这是是重塑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时期。中国倡导基于应用创新园区城市管理探索(AIP)的方式完成技术创新和应用新的管理系统。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智能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创新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通过维基公共协同创新、社交网络服务、Fab Lab、生活实验室等,在强调价值创造,全面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10国际商业公司(IBM)提出智能城市是通过不同类型的网络城市的主要职能的关系,形成了城市的概念,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分散的,而是以合作的方式加入彼此。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由这些系统组成的巨型系统。智能城市在第二十一个世纪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传感器、数据分析,去运行所有城市的核心系统,从而创造一个更好的城市生活,并对各种要求,包括人们的生活,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商业和工业活动的智能响应。
3 智能城市的实践
对于中国智能城市的实践,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以韩国为例,构建以网络为基础的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生态与智能城市。通过公共通信平台的集成,和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接入,消费者可以方便的进行远程教育,医疗,处理税务和实现智能大厦能耗监测等2006家,新加坡推出的“智能国家2015计划”,通过信息技术,如物联网的新一代主动等应用,把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在中国,深圳特区是一个较早的城市提出建设智能城市。深圳着重把握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浪潮的机遇,并充分利用深圳发达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先进的RFID技术,优良的电信和信息基础设施,基于大量的信息和新的生活,分析产业发展建设智能城市,并在未来进行社会管理。
据统计,到二月2012年底,我国智能城市总数已达到154个,计划投资超过1兆1000亿元。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国政府都提出建设智能城市。
4 智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挑战与内容
特别是智能城市有四大特点: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应用集成的智能系统和人-面向可持续创新。如何操作和管理智能城市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挑战。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型系统,新一代泛在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增加城市的大量数据。基于云计算,通过应用集成的智能系统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以及人们的参与,大大提高了决策的能力。技术的融合与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云”和“端”的结合,将个人通信和个人电脑参与生产和推广应用的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任何需要和需求的个人用户和参与。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博虎提出,在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项原则[3]:
- 智能城市建设应注重系统工程,使资源综合集成,使智能城市的工业、市政管理、民生、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高度智能化管理。
2)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型国家的目标。
- 必须强调优化资源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 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以更加智能的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率,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创新社会。
- 智能城市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设施的各个领域。
总结以上的描述和讨论。在我国智能城市建设中必须包括的内容:
- 智能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智能城市的承诺,既提高了交付的服务,最终用户和减少环境影响的一个时代,前所未有的城市化[4]。
2)企业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3)智能住宅服务。智能住宅通常指的是智能的生活环境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与集成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旨在确保舒适的生活环境中的基本相互交织在一起。
4)智能教育与文化服务。
5)智能服务业的应用。
6)智能卫生保健系统的建设。
7)智能交通。
8)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数字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9)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建设。
- 构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提高政府综合信息管理水平。例如,人类活动的建模是采用新的方向,由于越来越多的可用性的大数据来源,从人类活动。这些消息来源附上了一大批个人的日常访问地点的数字信息。这些数据包括:手机来电、信用卡交易、银行票据分散、上网查询等方式,其中几个人[6]。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结果,根据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适应复杂的情况。
利用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最后一个,即“10”)是实现全面系统的易控制和实施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信息中心,以行政服务中心的智能大厦系统设计是智能城市建设所必需的。
5 个案研究
2012年10月23日,云浮西江新城行政服务中心(ASC)建筑设计国际竞赛及周边地区概念规划开始。广州大学应邀参加这次比赛,并提出了几项方案。
云浮位于西广东的丘陵地带。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建设将为云浮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高速铁路运营后,明年云浮的旅行将只需半小时,云浮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卫星城市,如图1。位于云浮市老城区的一个山谷中,这是一个有限的云浮发展,在缺乏空间的扩张。云浮新规划区位于开放区,面临西江以北,如图2所示,与高速铁路要通过它,所以它的交通非常方便,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云浮市政府提出要把握这一契机,为提升城市生活质量,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根据云浮西江新区的条件,云浮市政府要建设新城:新门户镇、生态新城、产业新城和新的管理模式的城镇。云浮西江新城行政服务中心(ASC)是一种现有开发区实施本规划。
图1 云浮的位置
和其他中国政府一样,云浮政府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市委、市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个人电脑和市政协(PCC)。在招标方案中,如图3和图4所示,我们已经安排了市政党委和市政府在一个建筑综合体的主要建筑。市人民代表大会(PC)和市政协(PCC)分别被安排在一对对建筑。此外,在主楼两侧设计了2个附录建筑作为会议中心和信息中心,形成了一五个凤凰图案,如图4和图5所示。该方案的重要创新点是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筑群中建立信息中心,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知识社会和智能城市的发展。云浮不在优先发展中国智能城市,但云浮西江新城仍然有自己的优势,建设智能城市而言,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新开发区,毗邻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即具有地质和成本优势。
图2 新城镇的位置
图3 规划和ASC鸟瞰
图4 ASC的楼层布局
智能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的主要观点有:一是办公自动化和内部系统的智能化操作;二是城市管理信息化,提供以人为本的智能服务。因此,在未来的行政服务中心必须采用智能大厦的系统设计,强调智能建筑的重要性,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节点。在无线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表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趋势,通过无处不在的通信设备,使智能,分布式服务,改善人类的生活。 事实上,传统的人与人(H2H)通信逐渐落伍的必要性[7]规模。然而,传统的信息控制和管理设备,并采用智能大厦系统仍然是重要的政府提供智能管理服务方面。通常智能大厦系统主要有三个要素:楼宇自动化设备、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网络系统(CN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智能大厦系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8]:
1)对环境和设备功能的感官能力变化;
2)传递信号的能力,一个控制装置;
3)综合分析数据的能力;
4)作出判断和响应能力。
在我们的方案中除了这些要求,还需要进一步考虑目前中国的情况,这是学习和培训需要使用这些系统,以及相关知识的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的需要,所以在信息中心,它安排相关的空间,培训室和报告厅。由于其与广州高等教育中心的相似性,作为新的发展智能社区,从广州大学图书馆信息中心的教学中得出了一些启示。在我们的解决方案的信息中心ASC具体安排如下:第一楼、行政办公及管理用房;二楼,技术管理和办公室;第三楼,档案馆室;第四楼培训室和报告厅。如图6所示。
图6 具体分布
智能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总趋势,但不同的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和不同的政治体系,寻找到建设智能城市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在我国的情况,各级政府的行政服务中心,特别是在新的开发区,建设这些建筑群,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决策信息中心的整合平台,是一个短切的方式,甚至是建设智能城市在中国的一个前提条件。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相应的,各级政府的行政服务中心设计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模式,即,在一个建筑群安排党委和政府的主要建筑,和一对对建立人民代表大会(PC)和政治协商会议(PCC),此外构建两个附件建筑为会议中心和信息中心,可以作为在行政服务中心方面应该提供全面的建设智能城市促进正常模式,高效、智能的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和权. 大数据支持智能城市.中国经济amp;信息化.2013.1:66.
[2]吴和权. 智能城市的数据管理.物联网技术.2012,11:11-14.
[3]李博虎.智能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amp;信息化.2013,2:101.
[4]穆利根。C.E.A,奥尔森.智能城市商业模式的建筑涵义.进化论视角.通讯杂志.IEEE.(51期,问题:6.
[5]AmirHosein Ghaffarian,等.未来智能家居的本质:从嵌入TCT适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能源评论,第24期.2013,8:593-607.
[6]赛米尔.哈桑,等. 城市人流动的时空格局.统计物理杂志.施普林格科学 商业媒体纽约.2012.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4862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