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t/60m集装箱装卸桥拉杆系统设计与三维建模:7. 主要技术及设计要求外文翻译资料

 2023-02-24 14:43:15

英语原文共 15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7. 主要技术及设计要求

7.1 一般安全方面

除非有特殊要求,机械设计应考虑DIN EN标准中的有关“机械安全”的所有相关安全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 DIN EN ISO 12100(以前的DIN EN 292)
  • DIN EN 349
  • DIN EN 614
  • DIN EN 954-1
  • DIN EN 1050
  • DIN EN 1070

7.2 主框架结构

主框架应为全焊接,刚性框架,桁架或箱型梁结构,运用最新的设计技术,以最少的维护打造出美观的结构。应避免出现背靠背的折角、槽钢或网格状构件。尽可能的使用方形钢管构成的封闭截面。设计应避免可能造成积水的口袋。可能出现渗水的特殊螺栓铰点、箱型截面的螺栓接头或其他紧密连接接头处应配备钢管连接排水装置。

除设有定期检查内部通道的构件外,所有构件均应采用密封焊进行气密处理,以防止水汽凝结和内部锈蚀。密封件应进行压力测试。装有配重(如地震配重)的构件不得密封。截留空气温度变化22C°造成的应力变化不得超过许用应力的10%。

应根据需要在构件末端配有带垫圈盖的人孔(密封部分除外),用于结构连接和电气连接的检查和维护。

现场装配应使用高强度螺栓或现场焊接。

所有部件应均衡分配以支撑坚固的结构。工作时的最大挠度应包括在提供给买方的计算中并达到要求。起重机的设计应使小车满载时与空载相比的前大梁/后大梁挠度不超过:

  • 海侧前大梁 100mm
  • 陆侧后大梁 30mm

在最大外伸/后伸位置处以额定速度吊运额定载荷时,由门架或小车的加减速引起的门架结构和前大梁/后大梁的水平位移应限制在以下值:

1.在门架方向(平行于码头)

  • 在最大外伸位置 plusmn;200mm
  • 在横梁位置 plusmn;80mm

2.在小车方向(垂直于码头)

  • 任意位置 plusmn;15mm

应避免起重机的过度振动或对起重机有害的振动。如买方要求,则供应商应提交详细的计算结果,以证明小车行走系统和门架结构的设计保证小车行进方向的固有频率大于0.7Hz。

陆地侧横梁应提供足够的空间,用于放置20rsquo;和40rsquo;的全自动超高档传动装置。

还应特别注意ISO12944和ISO8501-3的设计要求,以提供足够的保护涂层。

7.3前大梁施工

前大梁应为矩形的单箱或桁架型单梁结构,以提供最好的强度重量比。前大梁应在根部铰接。应提供钢丝绳起升系统,该系统连接至海侧端,以将前大梁结构提升至收起位置,防止起重机与船舶结构碰撞。在收起位置,前大梁应通过带有橡胶缓冲器的、有互锁功能的前大梁闩锁装置进行固定。

前大梁/后大梁上的小车轨道应弯曲成弧形,以使小车从内侧向最大外伸位置移动过程中小车的路径基本水平。供应商应向买方提供弯度计算结果。必须遵守规定的最大挠度值。

前大梁铰链应便于维修和润滑。前大梁铰链销应便于拆卸,并安装在调心耐磨轴承中。销和轴承的拆卸应能在不妨碍小车轨道或其他设备的条件下进行。

在工作位置时,前大梁应由前拉杆承载。铰链应有将前大梁根端自动锁定到起重机结构中的措施,以减轻操作期间轴承和铰链的负载。前拉杆应为带有铰链的连杆结构。前大梁钢丝绳不得干扰前拉杆铰链。不能用钢丝绳代替前拉杆。

在前大梁小车轨道水侧和陆侧的末端及小车四角上应设置缓冲挡块。应设置额外的缓冲挡块,在小车工作及前大梁升起时将小车停在后大梁的海侧端。

前大梁的升降控制应在前大梁操作室或司机室内进行。应有摄像头监视前大梁闩锁。

在前大梁末端应为司机设置明显标明“前大梁末端”的警告牌(60times;60cm)。

7.4小车

小车应由钢结构框架构成,由四个双轮缘轮支撑,架设在前大梁小车轨道上。小车的驱动系统应为自驱动。

小车的总宽度不得超过最大额定宽度8.30m。小车带有司机室。小车四角应各设置一液压缓冲器。

小车应为穿过绳索型。起升绳从卷筒绕出,通过小车、系统,再回到卷筒。小车上的滑轮组应使起升绳对称卷绕。滑轮组的安装应尽可能减小摇摆并确保绳索偏角不超过3°。起升绳缠绕系统应确保活动绳索在吊具上架的内侧运动,即便在船只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与船的舱口围板或相邻的集装箱堆垛发生接触。当船舶未倾斜时,定距绳索与活动绳索均不得与船舶的结构或集装箱堆垛发生接触。

小车应完全铺设工业格栅板,并使用带踢脚板的扶手围起来。扶手所有的窗口应安装至少100mm高的实心踢脚板。所有的部件能安全的进行检修和更换,以便机械维修起重机从机房地板开口伸入并吊运车轮、减速器、电机和滑轮。

小车框架应配备完整的液压顶撑设备以在轨道任意位置进行车轮更换时提供支撑。轮/轴和滑轮的安装方式应使轮/轴和滑轮竖直向上拆卸。应配有防坠装置以在车轴损坏时提供支撑。

应配有适当的防脱/提离装置和互锁的风暴/锁定销,以防止小车在维护操作期间时移动。如果安装了可调式侧滚轮,则必须便于拆卸,且有防坠保护措施。设计方案需要买方批准。

在从司机室到小车平台的通道上应装有小车的锁定按钮。

小车车轮和轨道的尺寸和对齐方式应符合FEM和DIN标准。应配有干式润滑系统以最大程度减小车轮磨损。

小车及司机室应在轨道任意位置均能让人员到达,并能无需特殊索具将失能司机转移。

小车与前大臂的电气连接应通过拖令系统或供电链实现。

应为起升绳和悬吊绳安装足够的UHMW托辊和防摇装置。

7.5托缆小车

在海侧和陆侧的小车轨道上应各有一拖缆小车为主起升绳提供支撑。拖缆小车应通过带有张紧装置的镀锌钢丝绳连接到小车上。轴距应不小于1200mm,并经过精心设计以防止小车歪斜。车轮应直径不小于250mm,有双轮缘,且易于拆卸。每侧应配有4个侧辊。应安装有防脱装置,顶撑垫和防坠装置。当主小车液压缓冲器压缩时,抗紫外线橡胶缓冲应留有至少150mm的自由空间。

应为起升绳和悬吊绳安装足够的UHMW托辊、防摇装置和围笼。

如起升绳缠绕系统需要,在正常工作期间,牵引绳应由自动液压装置张紧以保持合适的张紧度。

7.6大车

起重机的每个脚均应由铰式大车组件支撑,该组件设计为在规定的所有条件下将负载平均分配给个车轮。

平衡梁和轮车架框架应为厚钢板箱式结构,离地间隙至少为50mm。保护装置应保护大车,防止其与卡车或其他码头平面上的物体碰撞。齿轮和电机保护框架应便于拆卸和维护。

平衡梁及转向架的转轴的HB硬度应比壳体高50点。所有的销轴都应易于拆卸,并通过环形槽进行独立润滑。

电机可以竖直安装(V1)或水平安装(B3),但无论如何都不得突出平衡梁侧壁线,且不得安装在末端导轨上。

每个电机应通过特殊齿轮驱动一个车轮,以在最不利的工作条件下提供足够牵引力。所有车轮的轴承组件均应相同。每个脚至少配有八个车轮。应有50%的车轮单独直接驱动。

所有海侧和陆侧电机及变速箱均应放置在横梁(portal)上。

应规定驱动轮与传动装置分离以允许在电机停运时可移动岸桥。大车应在一台电机故障时仍有驱动能力。

电机应配有适当的制动装置。电机应正确互联,以确保平均分配动力。

轮车架应配有合适的防坠装置和清轨器,且装有缓冲器,其布置应可与码头或其他邻近起重机的缓冲器相接触。必须能在不拆卸整个轮车架的条件下拆卸任意车轮。

轮车架的布置应允许在不升高大车支腿的情况下进行拆卸。合同中应提供适当的顶升点、起重横梁和便携式液压千斤顶,以便将转向架完整地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保养。

大车应配备:

  • 风暴锚
  • 下推式轨道制动器
  • 防撞限位开关
  • 液压缓冲器附近应安装人员防护设施

设计应满足在一台岸桥动力不足时可由码头上的另一台岸桥低速推动。

7.7阶梯、梯子、平台、走台

根据DIN EN 13586标准,岸桥应配有阶梯、梯子、平台和走台,以安全、方便地进行维护、保养、检查所有需要检修的组件和结构法兰。这些平台不得妨碍岸桥运行。顶部扶手至少高出平台1100mm,与结构的间隙至少为50mm。应提供踢板和膝盖横档。阶梯和平台的内部宽度不得小于600mm。安装在结构上的阶梯的角度不得超过30°。

扶手应该是连续的。管道或管状扶手应密封,以防止空气进入,所有支柱均应采用尺寸合适的低碳角钢,以为扶手提供坚固的支撑。所有支柱都应焊接在钢架结构上,不得连接到平台格栅。

平台、坐台和阶梯上应覆盖工业镀锌格栅。不得使用金属网。无法安装格栅的地方,脚踏面应有防滑处理。所有的阶梯上应有防滑条。

所有的走台、阶梯、梯子、扶手和踢脚板应由热浸镀锌钢制成并涂漆。格栅板不许上漆。除有另外要求,所有的螺钉、螺母、垫圈、销、螺柱、弹簧和其他杂项紧固件均应为不锈钢材质。

应能通过阶梯和走台安全到达司机室、机器房和其他需要维护、保养的部件。

不许使用带围笼的阶梯。应避免使用竖直的梯子,除非因空间限制造成必要且必须通过买方同意。除非提供了合适的休息平台,单个梯子不许超过6米。如门框立柱没有密封,在提供了防坠全身安全带的条件下,可在其内部安装连续的梯子。梯子的梯级间距不得超过300mm,梯级的宽度应至少为300mm。除非买方另外批准,则所有梯子应配备安全笼。

进入岸桥的通道应设置在岸桥的陆侧/海侧(带有门框横梁的一侧)。

司机室通道应经由安装在岸桥结构上的平台。通道平台和司机室平台应配有可上锁的门。门应配有趾板。

机器房及电气房四周需配有走台。可通过梯子到达房顶。应沿房顶周边安装扶手。

为维护前大臂闩锁装置、前拉杆铰点、拖令系统或供电链、托缆小车、平衡/摇摆装置和防挂舱,应在立柱/横梁与后大梁交界处、A形架顶部等部位提供维护平台。A形架顶部应通过阶梯到达。

前大臂/后大臂应有整个长度的走台。在紧急情况下可在前大臂/后大臂任意位置通过该走台离开小车。

在后大臂陆侧末端下方应安装有洗窗平台。任何可进入司机室的通道都应装有带趾板的门。

在走台和平台上的所有危险区域,均应设有可上锁的自动关闭式门。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链条。

如果有通道舱口,则应在三个侧面安装扶手加以防护,在第四侧面应通过铰链门关闭。深度超过600mm的水平构件的检修口内部应配有梯子。如果通道舱口位于走台上,则应提供适当的装置以保证舱口在使用后关闭。

7.8司机室

司机的司机室应安装在小车的陆侧下方,以确保岸桥所有指定操作范围内的全部视野。在最大提升高度处,司机室不能与摇晃的上架或吊具发生碰撞。

司机室应采用双层钢结构设计以最大程度减少热量吸收。司机室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均应能防风、防雨,并且能防火、隔音,将司机所处位置的噪音限制在72dBA以下。双层地板之间的空间应用于电气布线。上层地板应覆盖有乙烯基,且用螺栓固定以便电气布线。

司机室的框架应通过高强度紧固件牢固地(防坠、防地震)固定在小车上,并消除相对运动。应特别注意使司机室免受冲击和振动的影响。小车与司机室之间的连接应包含有效的减震系统。从司机室到小车的阶梯或梯子不得传递振动。

司机室应装有大型后视镜。后视镜应有助于安全地接近小车的停车位置。

司机室的最终尺寸和布局(包括控制台布局)均应提交买方并得到批准。

可以通过通往平台和司机室后方的门,安全地进出司机室。仅当小车处于其在后大梁上的停车位置时,才能从检修平台进入司机室。发生紧急情况时,在任意位置可通过小车的通道进出前大梁或后大梁。应配有小车紧急停止按钮以防止在前往小车时小车发生移动。

司机室门应为镀锌金属防风雨船用铰链型门,并配有合适的外部门锁和门挡,以防止门因阵风摆动。门上部应装有安全玻璃,最小高度为2.00m。窗户和门上方应安装防雨罩。

所有落地窗均为铰链窗并配有安全杆。当窗户被拆下或打开时,安全杆保持在原来位置以防止司机从窗口坠落。窗口应使用至少12mm厚的透明安全玻璃。上部窗户应使用有色安全玻璃以提供集装箱堆垛和场站拖车的完整视野。推荐使用Lotus玻璃。上部窗户应为滑动式并具有可调节式百叶窗。

司机室所有的窗户设计应便于清洁。须为前方下部和两侧的窗户玻璃配备有清洗功能的电动平行挡风玻璃挂水器。应能够从司机室内部更换或拆卸刮水器电机和喷嘴。储水箱应安装在司机室内的集水斗中以便于注水。

应提供工业用空调装置和窗户除雾系统。

内部装饰应使用不易燃或燃烧不会产生有毒气体的现代装饰材料,且便于清洁。

司机室应配有装有坐垫的可调式弹簧或气压椅,以便能舒适地使用所有控制装置及设备并获得最大的视野。座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34240],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