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FDI对1980 – 2012年赞比亚经济增长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2022-08-28 12:15:25

英语原文共 10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研究FDI对1980 – 2012年赞比亚经济增长的影响

Eugene Maliwa amp; Jacob M. Nyambe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赞比亚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用的数据来自1980年至2012年世界银行中的世界开发指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数据是否是平稳的。然后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检测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此外,Granger因果关系程序被用来检验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的方向。通过检验显示,所有的自变量在水平形式上是非平稳的,但在一阶差分后都是平稳的。进一步发现,所有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I(1),而且在1980年至2012年期间,变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关系。用同样的方式,研究结果也表明,在赞比亚,FDI不是其经济增长格兰杰原因。因此,除非赞比亚共和国政府考虑进行改革现有的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将不会对其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平稳性,协整,外商直接投资

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在非投资者经济体中经营的企业获得长期管理权益的净投资流入(世界银行,2014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重要性有许多原因,包括创造就业机会、加强竞争以及通过培训使技能得以转移。由于这些原因,发展中国家一直强烈需要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外部资金来源。因此,许多国家政府制定了鼓励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政策。此外,外国直接投资使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减少对外国援助的依赖,从而提高国家对捐助政策的主权。

在整个非洲,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致力于实现这个千年发展目标。到2015年。正如Adewumi(2006)提到联合国(2005)时指出的那样,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偏离了轨道,这使得它们迫切需要大量外国投资来恢复其早期的经济地位。人们相信这些发展中国家中大多数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源为长期投资提供资金而经济发展滞后,这已被证明是经济增长的一大挫折。根据Adams(2009)的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FDI的方向和数量表明,FDI的吸引力取决于制度因素和国别因素。其中一些因素包括东道国的贸易开放程度以及宏观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差异,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效应不会产生同样的效应。

赞比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发展项目获得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赞比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主要集中在采矿、建筑、基础设施、制造业、纺织、电气、农业和卫生领域部门。

文献综述

人们普遍认为,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然而,有确凿的证据支持一种广泛持有的观点,即发展中国家应该期望外国直接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仍然需要通过经验检验,令人意料的是这个愿望难以获得。研究者们运用了多种理论来评价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Adams(2009)指出,内生增长理论家的论点基于经济增长需要资本投资,并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很重要。根据Nunnenkamp和Spatz(2003),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东道国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本文认为,人力资本禀赋较好的东道国应该更多地从FDI中获益,这种益处是以外国企业对本国企业的技术溢出的形式获得。因此,外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公司时,会向当地市场引进更有效的技术。通过在市场上的接触,当地生产商可以模仿外国同行的先进做法,通过使用更有效的技术提高产量。外国直接投资作为技术或知识转让的一个重要因素的项目角色表明,这可能对增长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发展中国家似乎必须在教育和/或基础设施方面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才能获得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关的潜在利益。东道国与母国的技术差距越大,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越小。这就是说,外国直接投资对技术不太先进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相当有限(Nunnenkamp和Spatz,2003)。对于赞比亚这样一个经济增长非常缓慢的国家来说,这可能尤其令人担忧。

Younus等人(2014)认为,贸易开放也被认为是东道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能够产生正的效应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应该被鼓励继续贸易自由化,以便从外国投资中获得更多收益。Nunnenkamp和Spatz(2003)通过指出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效应,支持贸易开放对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效应的重要性。投资者采用复杂的一体化战略,要求在生产过程的所有阶段不受限制地进口中间产品。

尽管FDI带来了好处,但也有研究指出,FDI也会通过挤出效应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外国公司的活动可以取代无法应对外国公司竞争的本地公司,从而降低本地公司的增长。根据Dogan(2014)的研究,由于固定成本较高,欠发达国家的一些政府和当地公司无法进行昂贵的投资、承担研发支出或开采足够的自然资源。有人进一步指出,许多发展中国家简化了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管制,提供了大量的减税和补贴,以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因此,为了使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外国直接投资需要成为当地企业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品。

在整个非洲,各国竞相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每个国家都有兴趣呈现最佳的投资氛围。然而,正如Adewumi(2006)所指出的,这有时会导致一种情况,即激励措施可能超过外国投资的收益,这会使一个国家的境况比投资前更糟。赞比亚是一个特别的例子,有人认为没有真正的证据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带来了发展,指出任何跨国企业的目的都是盈利而不是提供发展。如果这些主张有什么依据的话,包括赞比亚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该谨慎对待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

鉴于相互矛盾的理论观点,许多实证研究都是为了考察外国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些研究人员倾向于针对具体国家进行研究,而另一些研究人员则对广泛的国家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在应用和方法上各不相同。大多数研究采用不同的数据和方法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往往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而另一些研究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往往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不显著甚至消极的影响。

Moyo(2013)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津巴布韦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Moyo(2013)使用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将外国直接投资以及政府支出和私人储蓄等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联系起来,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影响。

Barua(2013)对2000年至2012年期间印度经济中外国直接投资、增长和出口之间的动态协整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简单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FDI、GDP和出口呈显著正相关。

正是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的其他研究认为,其影响取决于经济中的一些因素,如人力资本水平、东道国的贸易开放程度以及东道国吸收技术的能力。Li和Liu(2004)使用内生增长模型对84个国家进行了研究,发现FDI不仅自身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通过其相互作用项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有人认为,FDI与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而FDI与技术差距的相互作用则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Li和Liu(2004)的研究结果支持内生增长理论,因为他们证实,在人力资本禀赋和技术吸收能力较好的东道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往往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同样,borensztein等人(1998)利用内生增长模型对从工业国流入69个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进行了研究,发现外国直接投资是技术转让的重要工具,对增长的贡献相对大于国内投资。然而,这是进一步的他认为,只有当东道国拥有最低限度的人力资本存量时,外国直接投资的生产率才会提高。因此,只有在东道国经济具备充分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时,外国直接投资才有助于经济增长。

其他一些研究支持人力资本对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的重要性。正如Simeo(2004)所指出的,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对赞比亚经济增长和储蓄的影响,他使用了一个传统的增长模型,并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可以对赞比亚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当东道国拥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来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时正的影响更大。研究发现,较富裕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最大,而较贫穷国家所使用的技术往往不太适应经济的需要,从而限制了技术溢出的好处。Simeo(2004)还指出,赞比亚被列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贫穷和负债累累的国家之一,因此其资本、人均收入和劳动力教育水平都很低。

Egbo等人(2011)分析了尼日利亚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该研究使用了从1981年到2007年27年间的年度时间序列变量,发现FDI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FDI在研究期间刺激了尼日利亚的经济增长。

Alkhasawneh(2013)分析了1970-2010年间卡塔尔国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受国内生产总值和政府支出的影响。这进一步说明,卡塔尔政府应继续努力创造一个对外国直接投资有吸引力的经济环境。这个发现证实,卡塔尔的经济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正相关关系

此外,Roy和Van den Berg(2006)关于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也支持了大多数外国直接投资发生在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观点。将时间序列数据应用于联立方程模型,发现FDI对美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的和重要的经济影响。研究进一步发现,从长期来看,外国直接投资的收益非常可观,外国直接投资对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增强了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可持续性。

另一个被指出是获得外国直接投资积极影响的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贸易开放程度。正如Li和Liu(2004)在提到Balasubramanyam等人(1996)使用修正的生产函数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在46个发展中国家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时所讨论的那样,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出口促进国的经济增长比进口替代国的经济增长更为重要。这意味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国家而异,贸易政策可以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与强调人力资本在从外国直接投资中获得积极影响方面的重要性的研究相反,Adefabi(2011)进行了一项研究,利用固定效应估计技术对24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对增长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存在微弱但积极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互补效应较弱。实证结果表明,FDI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但不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实现。这是因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采掘业(寻求资源),而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其他部门几乎没有溢出效应。

其他一些研究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总是积极的,而是取决于东道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经济部门。Nunnenkamp和Spatz(2003)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指出由于技术和专门知识的外溢,在制造业部门追求有效的外国直接投资最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初级部门寻求资源的外国直接投资可能不会导致经济增长,因为它往往集中在外国子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地区,与当地产品和劳动力市场几乎没有联系。尽管这涉及到大量的前期资本转让、技术诀窍和创汇等好处。在服务部门寻求市场的外国直接投资可以通过当地服务现代化和提高竞争水平来引进新的服务,从而使东道国受益。然而,更激烈的竞争也可能导致当地竞争对手被挤出市场。

虽然一些研究发现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正的,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甚至是负的。这些结果的差异表明了区域和国别研究的重要性。

方法论

数据及其来源

本研究采用1980年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年数据。有关经济增长、外国直接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和商品贸易的二级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运用该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该模型改编自Barua(2013)关于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对印度经济的出口和增长影响的研究。Barua(2013)的模型基于多元回归分析以确定经济增长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性。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资本形成总额、商品贸易和FDI流入占GDP的比重。模型设定如下: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经济增长率,它通过GDP的增长率来衡量。自变量是FDI流入占GDP的百分比。此外,还包括资本形成总额,它作为衡量国内投资的指标。商品贸易是衡量贸易开放程度的一个指标。根据文献中讨论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变量符号如下所示。

商品贸易占GDP的份额是商品进出口总额除以GDP的数值。它是用来衡量贸易开放程度的。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增加经济体固定资产的支出加上存货水平的净变动。

结果与讨论

单位根检验

在对模型进行估计之前,本研究讨论了经济增长(Y)、外商直接投资(FDI)、资本形成总额(GCF)和商品贸易(MER)的时间序列特征。在实证分析中,数据的非平稳性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检查,以防止最终产生误导性的结果。因此,值得指出的是最小二乘法的统计特性只有在所涉及的时间序列变量是平稳的时才成立。本研究使用增广dickey-fuller(ADF)检验来检测时间序列中单位根的存在。下表1显示了按照水平和第一阶差分后单位根检验的结果。

表1:单位根检验:水平和一阶差分

Variables

Model

specification

ADF Level

ADF First difference

Order of integra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405217],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