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规能否提升企业环境责任意识? 适度中介效应模型的证据及其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2022-11-19 14:26:17

环境法规能否提升企业环境责任意识?

适度中介效应模型的证据及其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彭奔红1,2,于土1,* ,郭伟3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4;002426@nuist.edu.cn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南京210044
  3. 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彭布罗克28372;guo.wei@uncp.edu

*函电:tuy@nuist.edu.cn

收到日期:2018年1月8日; 接受日期:2018年2月23日; 发布时间:2018年2月28日

摘要: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度的中介效应模型来达到研究目的,揭示了环境规制(ERs)影响企业环境责任(CER)(Porter假说)的重要关联。在建立模型时,问卷数据的有效性通过因子分析进行分析。采用两步法,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绿色创新的利他动机和调节效应的中介效应,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变量的互动机制。发现利他动机对ERs与CER之间的关系起着中介作用,绿色创新促进了关系中的积极协调。实证研究确定了影响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意愿的因素,包括环境政策,企业文化和个人品格等。揭示了利他动机有利于企业形成社区利益,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说明和证实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绿色创新水平越高,企业越愿意实施环保业务。

关键词:环境规制; 企业环境责任; 利他动机; 绿色创新; 波特假说

  1. 介绍

环境绩效指数:2016年报告显示,中国环境绩效指数(EPI)在180个国家中排名109。特别是中国受到PM2.5烟雾灾害的打击最大,这对所有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构成了重大威胁[1]。最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估计,室外空气污染,主要是PM2.5,导致全世界每年有3.3(95%置信区间为1.61-4.81)百万人过早死亡,主要在亚洲。令人惊讶的是,仅中国就有135.7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41.2%[2]。为了比较,美国的数字是55,000。随着柳叶刀研究[3],中国大气污染导致的死亡率比中国道路交通伤害和艾滋病毒/艾滋病高出大约一个数量级,并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根据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338个城市和省份中只有84个省市达到空气质量标准(24.9%)。因此,中国的环境条件正变得越来越糟糕[4]。因此,国家对生态低碳环境的呼吁已经传遍全国[5],因为中国公民已经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6]。因此,具有外部制约因素的环境法规(ERs)消除或减少了各种污染出现,其作用与提高企业环境责任水平(CER)相关[7]。

在这项研究中,ERs是指来自行政和公共权力的一系列强制性要求,强调环境安全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协调,并通过设定社会经济需求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目标来开发和利用资源[8] 。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实施预期成果,促进相关行业和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谋求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增长[9]。同时,学者们非常重视从业务增长和环境破坏水平两个方面对ERs的影响[10,11]。研究ERs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多。传统假设[12],波特假设[13]和不确定性假设[14]形成了三种代表性意见。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绩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较少探讨内部互动的原因。因此,探索ERs在CER上的互动机制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Wu等人认为企业文化和经理的个人特征是影响企业决策的关键因素[15]。 此外,在关于CER的研究中,利他动机和绿色创新分别是最具代表性的个人特征因素和企业文化因素[16,17]。 另外,中国正在实施一个全面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这是最具代表性的ERs之一[18]。 随后,研究CER而忽视利他动机或绿色创新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理论完整性差或结论实践指导不足。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考察ER对CER的互动机制,考虑个人特征(利他动机)和企业文化(绿色创新)。

在本文的其余部分,第二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研究假设。 第3节描述了方法论,并处理了研究假设的预测试。 在第4节中,我们详细阐述了实证结果。 第五部分讨论了获得的结果。第六部分给出了我们研究的结论和意义。 最后,第7节概述了该研究的局限性和随后的研究前景。

  1. 概念框架和研究假设

2.1.理论评论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中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19]。 作为主要的资源消费者,企业对环境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弗里德曼指出,企业是一个盈利性组织,具有典型的营利性特征:旨在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将逐步选择放弃环境责任[20]。 而且,一旦急诊室不能防止他们的破坏,他们往往会加剧环境污染。 因此,很容易看到ER在全世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1]。 同时,Lee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报道说,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受包括媒体在内的公众意见的影响,除了诸如ER之类的制度因素外[22]。

由于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在中国确定[23],ERs通过环境税,行政罚款,限额与交易制度,生产补贴和特殊贸易等多种形式影响CER。具体而言,内部职能路线需要进一步讨论以提供实践意义。 Hambrick和Mason指出,企业决策反映了管理层的心理特征[24]。如果总经理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他或她就不会盲目追求高利润而牺牲环境损害。 Haniffa和Hudaib也认为负责任的行为符合企业管理者的认知[25]。因此,作为代表性的个人特征[26],利他动机可能在ERs对CER的行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决策重要影响因素的企业价值观对其影响也不可忽视CER [27]。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认为绿色创新是企业用于应对ER和提高竞争优势的价值表现[28]。关注绿色创新对ER与CER关系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清晰地显示ER与CER的关系。

2.2. ER和CER

1998年,McGee首先讨论了企业必须承担环境责任的原因[29],制度,道德和经济被广泛接受为三个主要原因[30]。 然而,随着劳动力社会分工的加深和世界各国产业链的大范围延伸,信息不准确现象越来越严重。供需匹配在市场上越来越困难[31]。 换句话说,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低效率往往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被视为“有形之手”的ERs已成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原因[32]。 预期成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策约束和舆论上。

政府通过制定具体和详细的政策引导企业采取环保行为。 企业必须改善制度压力的生产模式。 例如,为了避免罚款或停止内部整改业务,他们将实施生态设计和废物预处理,开发环保产品,并进行合法生产活动[33]。 相比之下,基于中日两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比较,他发现,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公众舆论更倾向于关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除政策外 约束[34]。 企业必须承担环境责任,采取绿色生产来满足现代消费市场上流行的绿色消费需求。 因此,提出了第一个假设:

假设1(H1). ER与CER有正相关关系。

2.3. 利他动机的中介效应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升级速度明显加快[35]。 标有绿色标志的商品可以随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能很好地销售。另一方面,采用环保技术生产的企业在营销竞争中也具有更多的优势。 因为它们符合消费者的环保需求[36],企业有责任承担环保责任。

Orlitzky等人怀疑以前的结论:企业承担金融动机的社会责任[37]。 Graafland从外部压力和自我认识的角度解释了利他动机的原因[38]。一方面,政府,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要求企业管理者始终考虑所有相关方。这迫使管理者被动接受利他动机。另一方面,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管理者主观接受利他动机,因为被动行为(如逃避监督)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而且,一旦被动行为曝光,惩罚将会变得严峻[39]。此外,随着网络社会结构的发展,奥斯曼认为,企业间的传统竞争关系将逐渐被友好的合作关系所取代[40]。如果企业管理者可以追求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最大化自己的经济利益,那么他们将环境保护视为他们必须履行的道义责任[41]。此外,企业也将从环保行为中获得法律,市场和心理上的认可。因此,作为商业战略的直接制造者的管理者,通过其个人特征 - 利他动机,将直接影响企业直接承担环境责任的意愿,而且ERs对CER的影响是采用利他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因此,提出了第二个假设:

假设2(H2). 利他动机可以调节ER和CER之间的关系。

2.4. 绿色创新的调节作用

ERs和经理的个人特征将影响商业决策。然而,企业文化决定了影响程度[42]。换句话说,企业文化调节其他因素对商业决策的影响。陈等人。指出绿色创新是当今关键的企业文化因素[43]。它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36]。如果绿色创新能够内化为企业日常运营中的主动行为,环保意识将深深植根于企业文化之中。当面临经济效益和环境利益的选择时,绿色创新将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环境责任[44]。许多研究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绿色产品和绿色技术[45];然而,这两种形式的绿色创新必须融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这将有助于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并获得政策和市场的认可。尽管如此,与个人决策相比,商业决策面临着更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在中国环境污染相对较轻的背景下。因此,大多数企业没有履行其环境责任,并且通常因为侥幸心理或高成本而选择性地实施绿色创新[46]。因此,绿色创新对CER没有约束,而只是调节影响。因此,提出了第三个假设:

假设3(H3). 绿色创新可以调节ERs和CER之间的关系。

2.5. 适度的中介效应

本节前面已经讨论了利他动机和绿色创新调节效应的中介效应。 对于提出调节效应模型的Edwards和Lambert [47],我们认为绿色创新也调节了利他动机对ERs和CER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 一旦企业将绿色创新融入日常经营活动中,利他动机等感性因素将促使企业积极承担环境责任。 因此,ERs对CER的间接影响将会增强。 因此,提出了第四个假设:

假设4(H4). 绿色创新可以调节利他动机对ERs与CER关系的中介作用。

图1显示了仲裁效应模型的理论框架。

图1.概念框架

3.方法论

3.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在这项研究中,使用7分的李克特量表,其中“1”代表强烈的分歧,“7”代表强烈的一致性。实证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中国于2017年1月发布了“延长生产者责任制计划”,其中规定生产企业分配到电子电气企业等高污染企业。同时,学者普遍认为制造业企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47]。因此,我们主要选择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企业样本包括电气和电子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和铅酸电池生产企业。此外,为确保问卷数据的代表性,企业样本广泛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东北工业区和中国中西部地区。问卷以纸质表格或电子邮件发出。在填写问卷之前,受访者都了解了学术目的和具体的填写要求。所有问卷都是匿名完成的,以确保被访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为保证调查数据的有效性,减少随机因素对结论的影响,于2017年2月至5月发布收集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收集239份问卷。处理和筛选后,共发放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达72.6%。关于有效问卷的主要特征的统计信息如表1所示。企业样本的所有权类型包括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企业规模涵盖微型企业100人以上),小规模(从100人到300人),中型(从300人到600人)和大型(600多人)。其中,81.7%的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确保问卷数据的代表性。受访者包括CEO,总经理,生产和营销部门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这有助于避免样本偏差。从相关行业的工作年数看,63.7%的受访者在工作年限超过3个工作年。这确保了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表1.关于有效样本关键特征的统计信息。

lt;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译文共 16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3712],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category

distribution

Sample size

Percentage(%)

Ownership nature

State-owned or state-controlled enterprise

58

26.6

Private enterprise

109

50.0

Foreign-capital enterprise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