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网络在供水中的作用外文翻译资料

 2022-08-27 10:21:13

英语原文共 100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配水网络在供水中的作用

斯蒂芬·尼恩德-拜亚卡

约翰内斯堡大学土木工程科学系,约翰内斯堡,南非

电子邮件: stenbyak@gmail.com

摘 要

在供水管理中,人们普遍认为,用户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向管网排放的水量。因此,有关供应水量不足的抱怨通常被归咎于生产水量不足。然而,作者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水分配和配水网络同样重要。在EPANET2液压求解器中建立水网络模型,并在各种约束下条件进行了响应分析。为了有效地供应水,除了增加生产水量外,还必须更加重视分配系统,这必须经过适当的设计和优化,以提供所需的压力和流量,提高压力的一种方法是限制需求,特别的是,当使用直径较大的管道时,由于减少了摩擦损失,可以获得更高的压力,从而降低泵送成本。

关键词:需求满足,排放,优化,压力,生产,配水网络

介绍

一种供水系统包括原水源、处理或生产设备和分配系统。为实现其主要目标 --即向用户提供所需压力和流量的水--这三个系统部件都应在最佳水平运行。原水来源应有足够的产量,处理厂工艺应确保处理量能满足需求,配水系统应能够输送水。如果任何一个环节不充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会表现不佳。通常,如果消费者得不到所需的水供应,人们认为问题出在生产不足。虽然这可能是真的,但另一个可能严重影响服务水平的因素是分配系统的质量。

乌干达坎帕拉的供水系统就是一个例子。在将产量提高到16万立方米/日(超过当时的需求)后,消费者仍然经常抱怨缺水(NWSC 2007)。这表明系统性能不佳的原因不一定是生产,而可能是分配系统。由于人口增长,坎帕拉目前(2018年)的用水需求为20万立方米/日,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不充分的管网对此也无济于事,因为管网的尺寸很小,而且50年来一直没有受到关注。坎帕拉并不是唯一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但它也是许多城市地区中间歇性供水系统承压的地区之一(Zyoud 2003;Khatriamp;Leeamp;Schwab 2005;Nyende-Byakika 2006;Vairavamoorthy 2007;Biswasamp;Seetharam 2008;Rosenberg 2008;Vairavamoorthy等人)(Zyoud 2003;Khatriamp;Leeamp;Schwab 2005;Nyende-Byakika 2006;Vairavamoorthy等)。2008年),其特点是压力和流量都很低。

配水系统主要由水库、管道、水泵和阀门组成。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设计和优化,以便它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向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水量(Nyende-Byakika等人)。2010年)。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和客户的期望,自来水公司越来越需要改进对其分配系统中水的流动等的解释(Kritpiphat等人)。1998年;罗斯曼2000年)。如果能够了解不同条件下的网络行为,并确定这些条件的影响,就可以更好地管理网络,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本文的目的是论证供水管网对供水的重要性和影响,特别是在实现所需的压力和流量方面。选择坎帕拉供水管网的Rubaga子系统作为典型实例。

方法

这项研究使用的方法与Nyende-Byakika等人报告的方法相似。(2012年)。使用EPANET2引擎(罗斯曼2000)开发了Rubaga子系统的网络模型,并使用场景来评估其性能。模型的输入包括节点需求和高程、管道长度、尺寸和摩擦系数,以及水库的水头。感兴趣的模型输出包括节点处的压力,以及管道的水头损失和速度。图1显示了建模的子系统,指出了节点的高程和管道直径。

图1|显示节点高程(MASL)、标识号(ID)和管道直径(Mm)的Rubaga子系统。

对该模型进行了测试,并将其校准为一系列运行条件下的现场观测值,以评估其代表实际情况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该模型在两个广泛的场景下进行了测试--使用不同管径观察网络性能,以及分别考察位置、高度和水库大小的影响。所需的主要模型输出是不同场景下的流量、速度和压力,以演示特定网络状态对客户所需压力和流量传递的影响。

效果

管径对压力的影响

图2显示了当满足6.8l/s的要求时,节点2(图1)的压力随连接管道尺寸的变化。该节点将Rubaga储罐连接到子系统。图3显示了水头损失随管道直径的变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小于或等于200 mm的直径不能用于子系统,因为它会产生负压,因为所需的输送流量会导致高水头损失,从而阻碍小直径管道的输送--在这种情况下,小于200 mm。管径在300到900毫米之间时,管径越大,压力越大(图2),呈非线性关系。这与公式(1)一致,即管径越大,水头损失越小(产生的压力越高)。

Figure 2 | Variation of nodal pressure with pipe diameter.

图2|节点压力随管径的变化。

Figure 3 | Variation of head-loss with pipe diameter

图3|水头损失随管径的变化。

对于直径超过900 mm的管道,压力保持不变,因为当管道直径足够大时,水头损失降至可以忽略的值。在这个阶段,流动的水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大大降低,因为与进入管道的水量相比,当横截面面积较大时,水不会对管壁施加额外压力。

图4显示了低链路头损耗如何产生高压。水头损失代表压力损失,因此,水头损失越高,压力就越低。

Figure 4 | Variation of nodal pressure with connecting link head-loss.

图4|节点压力随连接杆水头损失的变化。

管径对水流速度的影响

图5显示了在相同的体积流量下,水流速度随管道尺寸(或横截面面积)的变化。管径越大,流速越低,符合质量守恒原理。

Figure 5 | Variation of velocity with pipe diameter.

图5|流速随管径的变化。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流入系统的质量通量(每单位时间的质量)必须等于流出的质量通量。在水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用“体积通量”(单位时间或流量的体积)代替“质量通量”。流量是管道横截面积和流速的乘积,因此质量守恒原理可以用公式(1)表示:

A1v1 = A2v2 (1)

其中,A1和v1分别是系统输入端的横截面面积和速度,A2和v2分别是输出端的相同函数。换言之,在恒定速度下,管径越大,流量越大。同样,如果管道尺寸不变,流速越高,流量越大。当管径增大时,为了使系统保持平衡,必须降低流速。同样,如果管径变小,管内的水流速度也会增加。

压力沿管道坡度变化的影响

沿管道的压力变化如表1所示。沿管道下游的压力随着高程的降低而增加。节点高度越低,供水高度(静态水头)越大,导致压力越高。

表1|压力随高程和水头损失的变化

Table 1 | Variation of pressure with elevation and head-loss

节点压力的其他决定因素是该点和供水箱的高程。节点高程与供油罐高程差越大,节点压力越大。表2显示了午夜时节点16和17的压力变化,分别为1,184和1,175毫升(图1)。供水箱高程是在不同的水平上模拟的。

表2:供油罐高程随节点16和15的压力变化

Table 2 | Variation of supply tank elevation with pressure at nodes 16 and 15

结论

这篇论文表明,向用户提供充足的水不仅要通过增加产量,还要通过保持有效的配水网络。通过使用更大直径的管道或光滑的新管道,以及限制管道长度,可以控制管道中的水头损失。这可以通过将用户连接到更大的短管管道来实现,以供应网络中的水箱。同样重要的是,压力随着供给点和节点之间的静态水头的增加而增加。

选择最佳尺寸的管道以提供最高的压力和流量,同时避免尺寸不足和尺寸过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会增加资本和运营成本。运行管网的水力模拟也很重要,调查对一个零件参数的更改可能会对其他地方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由相互冲突的约束引起的。例如,虽然增大管道直径可以增加压力,但会降低流速。因此,网络优化对于获得最佳结果非常重要。

它直接符合质量守恒的原则,即为了进一步改善供水,应该有一些机制来控制从系统中抽出的水,例如通过阀门控制进行配给。

  1. Biswas, A. K. amp; Seetharam, K. E. 2008 Achieving water security for A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24(1), 145–176.
  2. Khatri, K. B. amp; Vairavamoorthy, K. 2007 Challenges for Urban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iscussion draft paper for the session on urbanisation. UNESCO-IHE, Delft, The Netherlands.
  3. Kritpiphat, W., Tontiwachwuthikul, P. amp; Chan, C. W. 1998 Pipeline network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fo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 case study of a municipal water supply system. Industrial amp;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37(3), 1033–1044.
  4. Lee, E. J. amp; Schwab, K. J. 2005 Deficiencies in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Water and Health 3(2), 109–127.
  5. National Water and Sewerage Corporation (NWSC) 2007 Annual Report. Kampala, Uganda.
  6. Nyende-Byakika, S. 2006 A Study of the Hydraulic Impact of Water Supply Network Expansions of Kampala Water. MSc thesis, Makerere University, Kampala, Uganda.
  7. Nyende-Byakika, S., Ngirane-Katashaya, G. amp; Ndambuki, J. M. 2010 Behaviour of stretched water supply networks. Nile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ournal 3(1), 51–60.
  8. Nyende-Byakika, S., Ngirane-Katashaya, G. amp; Ndambuki, J. M. 2012 Impact of water demand management on sustainable water supply service delivery. WIT Transactions on The Built Environment 122(1), 171–180.
  9. Rosenberg, D. E. 2008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and Modelling at Multiple Spatial Scales.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Davis, CA, USA.
  10. Rossman, A. L. 2000 EPANET Usersrsquo; Manual. National Risk Management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EPA), Cincinnati, OH, USA.
  11. Vairavamoorthy, K., Gorantiwar, S. D. amp; Pathirana, A. 2008 Managing urban water suppl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scarcity scenarios.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33(5), 330–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405546],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原文和译文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原文和译文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