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原文共 6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协同评价
摘要—
Supply-hub是目前在实践中提高供应物流协同的有效管理手段,而对其协同评价的理论研究却很少。本文以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评价模型,并应用效能系数法对其协同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某汽车企业简化供应链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用于汽车企业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Supply-hub;供应物流;协同评价
一、引言
在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装配式供应链。在这种供应链中,核心制造企业的成品根据客户的订单被送到数百家分销商或零售商手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N。而来自全球供应商的品种繁多、数量庞大的零部件将被送往核心制造企业进行组装,其在这里的关系可以简单地表述为“M:1”。相比之下,“M:1”的供应物流管理难度远大于“1:N”的产品物流管理难度。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零部件供应商可能会被隔离在很远的地方,导致在计划、组织和协调方面的任务艰巨。零部件供应商是独立的利益主体,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很难实现协同。如果一个供应商的某一部分延迟交货,整个生产线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停产,这将大大削弱供应链的竞争力。例如,2012年,由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旺盛,屏幕、芯片等核心部件严重短缺,迫使许多智能手机厂商从某些机型的批量生产转变为小批量生产模式。因此,提高供应链物流的协调性,使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巨大部分同步,将增强供应链的响应能力,显著提高企业绩效。
“Supply-hub”作为一种新型的供应物流协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供应链系统中,在供应物流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供应链协调绩效的研究逐渐受到专家们的重视,其中涉及到一些关于供应链物流协调评价的文献。Simatupangamp;Sridharan(2005)从信息共享、决策同步和激励协调三个维度度量了供应链协同的程度。De Boeckamp;Vandaelee(2008)研究了两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的两级供应链的供应物流协调问题,分析了供应可靠性、供应频率和库存标准的作用。Sanders(2007)、Singhamp;Power(2009)对供应链协同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Bernsteinamp;Kok(2009)提出,制造商向供应商提供适当补偿的行为可以促进供应商改进自己的流程,从而提高供应物流协同的程度。曹、张(2011)研究了供应链协同优势,谢磊(2012、2013)设计了供应商与制造商合作、供应商间协调、物流服务能力三个维度的供应物流协同规模,并通过实证分析,分析了供应物流协同对敏捷供应链和供应链企业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上文献对供应物流协同进行了研究,而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协同绩效评价的文献很少。因此,本文将以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协调系统评价为研究对象,以某汽车装配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企业评价供应物流协同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二、基本概念
A、 供应中心
Supply-hub是解决实际装配式供应链管理中供应物流问题的重要管理工具和技术。作为供应链中的集成供应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其主要功能是促进零部件供应商和核心制造商的协同生产和供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响应速度。一般来说,Supply-hub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运营和管理。
B、供应物流协同
本文将供应物流协同定义为:在供应链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共享、集中提货等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中零部件和半成品供应商的供应与制造商的生产计划的纵向同步MRP可以同时与供应链中的其他相关供应商进行横向匹配,减少因缺货导致的订单延迟、库存成本上升等现象,最终提高供应链的绩效。
C、 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协同模型
Supply-hub作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协调组织,主要承担物流配送和物料搬运等功能。它不仅要完成原材料、零部件的集中采购、运输、仓储等“收货”工作,还要根据装配厂的MRP完成收货、装配、JIT发货等“配套”的传递功能。核心厂商通过引入Supply-hub,实现供应物流协同和备件同步,如图1所示。
三、模型建立
为了便于研究,运营和管理供应中心的第三方物流在这里简称为第三方物流。本文从Supply-hub的角度出发,从第三方物流与下游厂商的协同、第三方物流与上游供应商的协同、供应商之间的协同、物流服务能力、第三方物流的协同支持五个方面对基于供应中心的供应物流协同进行了度量,如图所示2。
A. 第三方物流与下游制造商的合作
第三方物流将制造商视为下游客户,实施准时交货,并与制造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第三方物流与制造商共同进行需求预测,制定生产计划,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最终提升企业价值,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价值。
B. 第三方物流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
第三方物流根据下游厂商的物料需求计划(MRP)执行循环取货。第三方物流与上游供应商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各供应商的循环取货运行效率和订单完成率,很好地满足了下游厂商的需求。
C. 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如需求信息共享、定期沟通、共同改进供应商之间的产品和流程、有效处理订单等,将提高零部件的匹配率和接收率,大大缩短订单处理的响应时间,更好地增强供应商之间的相互认可度。
D. 物流服务能力
主要研究了第三方物流在这一过程中的订单完成能力和物流服务改进能力,这些能力体现在协调水平、交货及时性、配送质量、物流服务效率等方面,通过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可以有效改善供应物流合作水平。
E. 第三方物流的协同支持
主要是指第三方物流在供应物流协同中的支撑作用。第三方物流在供应物流协调中,不仅要完成仓储、运输等物流作业,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物流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促进供应物流过程的全面改进,这主要体现在时间压缩、废弃物减少等方面,成本控制、灵活应对、促进信息共享、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供应链改进等。
四、评价方法
功效系数法是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对研究对象的综合状况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计算各指标的满意程度,然后通过加权平均法确定总满意度值。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复杂系统,其利益相关者众多。因此,功效系数法可以准确评价系统的协同程度。
A. 功效系数
序参量对系统有序度的贡献称为功效系数,用EC表示。EC值介于0和1之间。当目标是最满意(或最佳),EC=1,当目标最差时,EC=0。在供应物流系统中,五个子系统中的任意一个子系统用S j,j(j1,2,hellip;,5)表示,订单参数是子系统的组成部分,用VjVj1,Vj2,hellip;,Vj m,i(i1,2,hellip;,m)表示。在确定每个订单参数EC时,除了确认每个订单参数Vji的实际性能值X j i外,还应确定顶部和底部限制alpha;ji,ji,(jiX jiji)。假设:值X j1,X 2,hellip;,X jk越大,子系统的阶次越高,反之亦然。X jk1,X jk2,hellip;,X jm值越大,子系统的有序度越低,反之亦然。
B. 有序度
有序度用OC jsj表示,可用序参数的加权平均或序参数的几何平均来度量。本文假设序参数权重相等,因此采用几何平均法来度量序度。
当OCjS j=0时,子系统sj的阶次最低;当OCjsj=1时,阶次最低 子系统S j的阶数最高。
C. 协同能力
本文将协同能力定义为一般有序度,以各子系统有序度的综合程度来表示。
CC指的是这里的协同能力。
D. 阶次标准差系数
阶次标准差系数,用D表示,实际上是指各子系统值偏离平均阶次的程度。D值越大,子系统的离散度越高。
指子系统阶次的标准差。
E. 供应物流系统的协同度
供应物流系统的协同度是基于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定义为各子系统协同匹配度的乘积。
CI是指供应物流系统的协同程度。
五、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
汽车供应链是一种典型的装配式供应链,其中汽车零部件的价值占了供应链的50%。汽车工业的全面发展需要强大的零部件供应体系的支撑,需要供应链中零部件供应和制造企业的共同发展。因此,本研究结合汽车产业供应链的现状,选择汽车装配制造供应链作为供应物流协同的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本文选取了一家汽车企业作为实证分析的研究对象,这是一家国外汽车装配型企业。其中国总部位于北京。它现在主要生产豪华轿车、飞机发动机、越野车和摩托车。由于汽车制造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众多,为了便于研究和收集数据,本文选择了一个由三个节点企业组成的简单供应链,包括一个提供零部件传感器的供应商、一个负责制造商运输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奶跑和JIT配送,还有这家汽车企业。
A. 序参量原始数据采集
原始数据来源于个人访谈,邀请各节点企业1-2名管理人员,获取近3年的数据。首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性指标设计为5分,受访者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打分,确定考核等级。在对问卷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分别进行了补充调查。
通过分析处理,得到各订单参数子系统的标准化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各指标标准化数据
子系统 |
顺序参数 |
单位 |
最坏的价值 |
理想值 |
2012 |
2013 |
2014 |
第一节:第三方物流与下游制造商的合作 |
制造商满意度 |
% |
0 |
100% |
84% |
88% |
90% |
需求预测的准确性 |
% |
0 |
100% |
80% |
95% |
95% |
|
生产计划及时完成率 |
% |
0 |
100% |
96% |
98% |
100% |
|
交货精度 |
% |
0 |
100% |
98% |
98% |
99% |
|
合伙认可度 |
|
0 |
1 |
0.85 |
0.88 |
0.91 |
|
制造商企业价值识别 |
|
0 |
1 |
0.93 |
0.96 |
0.96 |
|
S2类:第三方物流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 |
平均挤奶周期 |
白天 |
5 |
0 |
3.5 |
3 |
2 |
平均采购提前期 |
白天 |
30 |
0 |
15 |
16 |
10 |
|
供应商订单完成率 |
% |
0 |
100% |
96% |
99% |
99% |
|
需求生产率(RPO) 供应商数量 |
% |
0 |
100% |
60% |
70% |
75% |
|
信息敏捷性 |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34953],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
以上是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